顶部固定广告
NEX 2025
【科技前沿】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实现新突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郝跃院士团队的陈大正博士最近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期刊上首次报道了一种基于TeO2/Ag透明电极的正型(n-i-p)异质结双面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该电池分别获得了20.96%和17.36%的双面能量转换效率,双面因子达到82%,为同期国际最高水平,该成果入选2019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HOT Papers。 双面(bifacial)光伏电池是一种正面和反面都可以接受光照而产生

发布时间:2019-10-22 09:59:00
【夜间发电?】新型热电发电机可将温差转化为电力

据外媒报道,全球有超过10亿人――大多生活在贫困的偏远地区――仍然用不上电。在这些社区,廉价的太阳能电池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为电灯、手机和家用电器供电,但它们只在白天工作。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阿斯沃斯・拉曼及其同事发明了一种利用热电效应在夜间发电的装置。热电效应使得温差能被转化为电力。传统上,热电装置的使用者利用工厂和汽车尾气产生的废热与温度较低的周围空气的温差来提取电力。 该研究团队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他们利用一种被称为“辐射天空冷却”的机制制造出了温差,这种机制会导致面向天空的

发布时间:2019-10-09 11:02:00
【科技资讯】“固体离子导体”新概念

据报道,韩国蔚山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院(UNIST)的研究人员,演示了一种新型无溶剂单锂离子导电共价有机骨架。这项研究由 UNIST能源和化学工程学院的教授Sang-Young Lee 和Sang Kyu Kwak共同领导。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小组展示“固体离子导体”的新概念,可以有选择性地使锂离子通过离子通道。由于它们是固体,而且能够有效地传输锂离子,有望成为下一代电池的原料,如高压电池或锂金属电池。 目前,锂离子电池所使用的是高度易燃液体电解质,非常容易发生火灾或爆炸。作为替代方案,固体电解质正

发布时间:2019-09-30 09:40:00
【科技资讯】“固体离子导体”新概念

据报道,韩国蔚山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院(UNIST)的研究人员,演示了一种新型无溶剂单锂离子导电共价有机骨架。这项研究由 UNIST能源和化学工程学院的教授Sang-Young Lee 和Sang Kyu Kwak共同领导。在研究过程中,

发布时间:2019-09-29 17:08:22
【中国K-car】汉能:忘掉充电-无需充电的太阳能汽车

中国K-car 近日,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副会长单位汉能晖煜联合江苏九龙汽车共同研发了一款号称“中国K-car”的太阳能动力汽车,通过车顶覆盖的太阳能发电薄膜吸收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来为车辆提供动力。在正常阳光下,每日发电量足以让车辆正常行驶20公里以上,日常连续使用一个月都无需充电,满足日常出行需求的同时,通过太阳能的电能的转化,告别繁琐的充电流程。 这款太阳能动力汽车是以日本成熟汽车市场中的K-Car车型为蓝本设计的,日本的K-Car车型的形成,是以解决日常便利出行为目标而发展起来的,

发布时间:2019-09-20 14:43:00
【科技前沿】热泵储电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

热泵储电是一种新型的大规模物理储电技术,具有成本低、储能密度高和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等优点,具有广阔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热泵储电系统通常由压缩机、膨胀机、储热器和储冷器组成,如图1所示。其工作原理为,在储能时通过逆向布雷顿循环(热泵循环)将热能从储冷器内部“抽出”至储热器,并存储冷能与热能;当需要电能的时候,通过正向布雷顿循环(动力循环)将存储的热能和冷能转化为电能。 近年来该技术受到欧美的重点关注和支持,被欧洲储能协会(EASE)和美国储能协会(ESA)列为重要储能技术之一。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

发布时间:2019-09-19 11:00:00
Science发文!刚刚, 交大赵一新教授团队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头条新闻 今天(2019年8月9日),Science(《科学》)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赵一新团队在CsPbI3全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新研究成果:“Thermodynamically stabilized β-CsPbI3Cbas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efficiencies >18%”,(《热力学稳定的β-CsPbI3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逾18%》)。 该研究论文第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王勇。上海交通大学为第一完成和通讯单位。

发布时间:2019-08-14 15:57:00
【科技前沿】半液态金属阳极让锂电池容量更大更安全

科技前沿 据外媒报道,卡内基梅隆大学梅隆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半液态锂金属阳极,可为电池设计提供一种新范式。利用此种新型电极制成的锂电池将具有更高的容量,而且与采用铝箔制成阳极的传统锂金属电池相比,更加安全。 锂电池具有存储大量能量的能力,因而是现代电子产品中最常见的可充电电池类型之一。一般来说,此类电池由可燃的液体电解质和两个电极(阳极和阴极)组成,其中,阳极和阴极被薄膜隔开。在电池反复充放电之后,电极表面会生长锂枝晶,此类枝晶会刺破分隔两个电极的薄膜,从而让阴极与阳极接触,

发布时间:2019-07-17 10:34:00
2019重大能源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

  近日,在第二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闭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周守为发布了2019年20个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对技术和产业创新具有关键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其中在新能源领域,入选了3个难题,重点集中在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和可再生合成燃料等三个方面,如下所示。 20个问题、难题 1、暗物质是种能探测到的基本粒子吗? 2、对激光核聚变新途径的探索 3、单原子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机理 4、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材料电化学 5、情绪意识的产生根源 6、细胞器之间的

发布时间:2019-07-09 11:07:00
【科技前沿】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获进展

钴酸锂(LiCoO2)是最早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于其具有很高的材料密度和电极压实密度,使用钴酸锂正极的锂离子电池具有最高的体积能量密度,因此钴酸锂是消费电子市场应用最广泛的正极材料。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特别是5G手机等对锂离子电池续航时间和体积大小的要求不断提高,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高钴酸锂电池的充电电压可以提高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其充电截止电压已经从1991年最早商业化时的4.20V逐渐提升至4.45V(vs Li /Li),体积能量密度已经超过700Wh/L。 目

发布时间:2019-07-03 1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