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媒体报道,为了提高BPV光电转化效率,中科院微生物所李寅研究组另辟蹊径,设计并创建了一个具有定向电子流的合成微生物组,来解决蓝藻直接产电活性微弱的问题,有望成为环境更加友好的新一代太阳能发电技术。 该研究成果引起了全球业界的高度关注。那么,传统光伏发电的主要原理是什么,又会产生哪些负面问题?除了光电转化效率,评价光伏发电效能和环保性能的指标还有哪些?生物光伏的发电原理是什么,其生物光伏技术还存在那些问题?新技术又到底有着哪些创新之处? 传统光伏发电存在时域和地域限制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人

日本广岛大学(Hiroshima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将各种聚合物和分子半导体混合在一起,作为光吸收剂,制造出了一种具有更高能效和发电能力的太阳能电池。这种太阳能电池被称为有机光伏电池(OPV),是一种当光线照射到其光吸收器上时就会发电的设备。 众所周知,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是通过比较发电量和入射到电池上的光量来确定的。这被称为“光子收集”,也就是有多少光粒子被转换成电流。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越高,其商业用途的成本效益和实用性就越高。 该研究团队在本次实验中只添加了少量能够吸收长波长

按照一般的技术标准,光伏组件的寿命期为25年。2009年第一批特许权项目,以及金太阳、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投产的项目,迄今已经有10年以上的历史,大量光伏组件将进入回收期。 早期,由于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较低,2013年,市场上主流功率长期在250W以内。如果以当时250W组件的重量计算,1GW组件折合约8万吨。 截止2013年底,我国累计光伏装机约19.2GW,到2038年,届时将累计产生153万吨的废弃组件,尚不包含报废组件、技改的被替代组件。 光伏组件的大部分材料是可循环再造的材料,

铟延展性、抗腐蚀、导电性表现都不错,被广泛应用在航天、医疗、电子工业,也价格昂贵。不过现在沙特阿拉伯科学家研发出不含铟的超薄太阳能,虽然效率比不上传统硅晶太阳能,但是可以采用喷涂制程与可挠基板,不论灵活性还是可塑性,都略胜一筹。根据实验,全新电池轻薄到能直接贴在肥皂泡泡上。 在薄膜太阳能技术中,铜铟镓硒型(CIGS)太阳能转换效率最高,小面积电池效率已经达到20.3%,模块的效率也已达14%。只是共蒸镀及真空溅镀制程成本相当昂贵,目前科学家正努力研发出高转换效率、制造成本又低的薄膜太阳能电

中俄科研人员正在研发用于制造廉价氢能源电池的新材料。与传统电池不同的是,这种氢能源电池更为有效和环保,使用过程中仅向周边环境排放水或水蒸气。 萨马拉科罗廖夫院士国家研究型大学物理化学与色谱学系项目负责人安哲拉・布拉诺娃称:“目前,氢能电源用于飞机、航天仪器和工业生产中。氢能源效率高,生态效果好,因为其中使用了白金做催化剂。这种金属是最好的催化剂,可恢复氧气。我们的想法是在2―4纳米细孔材料上建立催化剂载体。在合成过程中,这些化合物载体中将掺入可改善催化性能的廉价元素,例如氮、镧、镝和铽。”

能源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是清洁能源时代的宠儿。 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重要装置,其光电转化效率和稳定性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日前,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王连洲课题组基于近些年在太阳能电池、快充型储能电池和集成型太阳能充电电池领域的新探索,在《储能材料》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柔性太阳能充电系统》的综述。 在国内,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永舫自2000年开始从事共轭高分子转入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他告诉《中国科学报》:“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与传统硅基

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与传统硅基太阳能电池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做成柔性和半透明,整体耗能低很多。

据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焦耳》(Joule)报道,钙钛矿和有机太阳能电池已经被证明是广泛使用的硅基器件的很有前途的替代品,而且现在它们已经首次在太空中进行了测试。慕尼黑技术大学(TUM)的测试结果显示,这些太阳能电池不仅性能良好,而且比目前使用的电池更薄、更轻,甚至可以吸收从地球反射回来的漫反射光。 几十年来,硅一直是太阳能电池的首选材料,而且到目前为止,它所提供的性能都很好。然而,它可能很快将被钙钛矿所取代,钙钛矿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发展迅速,其效率已经接近硅。 此外,有机太阳能电池是另

8月11日,据外媒报道,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发现了一种可以将墙砖作为储存电能的方法,为LED灯供电。 众所周知,一块普通的墙砖似乎跟高科技并不沾边,只是用来建造房屋,但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的却打破了这种观念,为墙砖带来了新的用途,他们尝试将砖块作为一种储存电力的装置。 研究小组先从普通的红砖开始,然后再结合PEDOT的导电聚合物。这种材料是由纳米纤维组成,它们在砖的多孔结构中工作,能够最终将整个材料变成传导和储存能量的“离子海绵”。

在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正小心翼翼地从透明塑料壳中取出一块黑乎乎的材料。它的质地看起来像一块烤焦的蛋糕,但每立方厘米的质量只有几毫克。当人走过,切“蛋糕”时产生的小碎屑会在空气中飘浮一会儿,再缓缓降落。 图片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彭新文课题组 这黑乎乎的“蛋糕”其实是实验室成员、华南理工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彭新文团队新制备出的碳气凝胶。将其应用在锌空气电池中,每立方厘米20毫安的大电流密度下,电池比容量可达648毫安时/克。相关成果近日已发表于《先进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