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固定广告
NEX 2025
【科技资讯】高效多功能半透明有机光伏研究取得进展

半透明有机光伏(ST-OPVs)在建筑光伏一体化,如光伏窗户和光伏大棚领域的应用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不同于传统无机材料,有机材料的结构化吸收使得半透明有机光伏可以实现太阳能光谱的选择性利用,兼顾光电转换效率(PCE)和可见光平均透过率(AVT)。 2016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实验室研究员朱晓张课题组提出了“给受体材料近红外区互补吸收”策略,实现了基于小带隙非富勒烯电子受体的高效半透明有机光伏(Adv. Mater. 2017,29, 1606574, J Am Chem Soc.

发布时间:2022-03-19 16:34:00
【科技资讯】高效多功能半透明有机光伏研究取得进展

半透明有机光伏(ST-OPVs)在建筑光伏一体化,如光伏窗户和光伏大棚领域的应用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不同于传统

发布时间:2022-03-19 09:01:08
【副会长单位】新研氢能成功开发220kW级燃料电池模块

1月27日,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副会长单位新研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双堆燃料电池模块测试,功率达到198kW@0.65V平均单片电压,模块中每个金属板电堆的性能与其各自单独测试时性能相近,且模块中两个单堆输出功率差别仅2.5%,表明模块中两个电堆的流体分配比较均匀。 据介绍,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示范运行测试规范》中,燃料电池的额定功率是指在平均单片电压0.60V时的功率;按此规范,该双堆燃料电池模块的额定功率超过220kW,模块的体积功率密度达到2.6kW/L,模块中每个单堆的额定体积功

发布时间:2022-01-30 16:31:00
【理事】玫克生能源锂电池电化学模型硬件求解器正式跑通!

以下文章来源于绿电来 ,作者绿电来 近日,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理事单位玫克生能源锂电池电化学模型硬件求解器正式跑通,这是全球(仅限公开发表)首次完成硬件上求解器的成功。 求解器计算IP 据介绍,不同于常见的EMC模型,电化学模型精准度更高,可以从原理上解释电池出现的问题,便于寻求应对方法。 新能源 数字孪生 碳中和踏上快车道 长久以来,电化学模型始终被模型工具“卡脖子”,使用市面上常见的几款商用模型就要面对两大难题: ● 商用模型不开源:目前常见的电化学模型由于涉及

发布时间:2021-12-14 16:57:00
【理事】硅宝科技:最新自主研发高精度自动打胶机

近日,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理事单位成都硅宝全资子公司成都硅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最新自主研发出的工业用硅胶产品高精度自动打胶机,可根据客户用胶点和工艺需求,定制设计,并配合工业领域自动化生产线,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效率,为电子电气、通讯、电感、光学、线材、服装行业等客户提供更优质的配套服务。 据介绍,自动化打胶机是针对要封胶处理的产品,进行自动按程序设定的路线,分点到点或者一条线快速而又精确为其喷涂各种胶水的机器。对于工业胶的客户来说,其产品以独特、精致而著名,完成一个精密部件的打胶程

发布时间:2021-11-18 08:40:00
【科技资讯】德国研发商用车载光伏发电模块

近日,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ISE)发布公告称,其与合作伙伴共同研发的一辆配备3.5千峰瓦光伏系统的18吨电动卡车已获准在德国的道路上行驶。预计这辆带有集成高压光伏系统的卡车可以通过太阳能满足自身能源需求的5%到10%。 近年来,与商用车辆有关的车载集成光伏在科学和工业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相关模块不仅需要轻薄的光伏组件,以免限制车辆的有效载荷,还要求整个高压光伏系统满足光伏和车辆的安全要求。现在,ISE与工业合作伙伴和弗劳恩霍夫交通和基础设施系统研究所一起开发了可集成在车顶面积较

发布时间:2021-11-02 09:14:00
【科技资讯】德国研发商用车载光伏发电模块

近日,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ISE)发布公告称,其与合作伙伴共同研发的一辆配备3.5千峰瓦光伏系统

发布时间:2021-11-02 08:29:14
【会长单位】隆基股份再次打破HJT电池效率世界纪录

近日,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单位隆基股份的商业尺寸HJT(M6硅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测试,转换效率达25.82%,再次打破世界纪录。 据了解,今年6月份,隆基曾以25.26%的转换效率创造了该电池技术的新世界纪录。短短四个月后,这一数据被隆基再次刷新。研发HJT技术是隆基践行以技术创新引领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实践,半年内连续两次突破HJT电池效率世界纪录,标志着隆基实现新型太阳能高效电池技术的全面领先,为全球光伏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带来强大动能。 作为

发布时间:2021-10-26 16:01:00
【科技资讯】大连化物所兆瓦级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系统成功运行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电池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研制的兆瓦级质子交换膜(PEM)水电解制氢系

发布时间:2021-10-21 08:38:57
【科技资讯】大连化物所兆瓦级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系统成功运行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电池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研制的兆瓦级质子交换膜(PEM)水电解制氢系统,在国网安徽公司氢综合利用站实现满功率运行。经国网安徽公司组织的专家现场测试,该系统额定产氢220Nm3/h,峰值产氢达到275Nm3/h。 兆瓦级质子交换膜(PEM)水电解制氢系统 PEM水电解技术具有能耗低、电流密度大、产气压力高、设备占地面积小、抗波动性强等技术优势,是国际上可再生能源绿色制氢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大连化物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展PEM水电解技术的研发,逐步

发布时间:2021-10-20 0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