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固定广告
NEX 2025
宁德时代攻克动力电池世界级关键核心技术

“电动汽车因存在续航里程短、成本高等问题,许多潜在消费者对其望而却步。锂离子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已成为其产业化瓶颈,为此美、日、韩等国都制定了相关产业政策,其目标均指向“2020年能量密度达300Wh/kg”。” 近日,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副会长单位宁德时代研发团队攻克了动力电池正极和负极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出比能量(质量能量密度)达304Wh/kg的样品,在国际市场上尚处于领先地位。 据了解,目前宁德时代的技术突破已获得实验成功,随着相关的技术逐渐进入市场化应用阶段,将显著提升国产动力

发布时间:2019-04-01 10:12:00
BIPV场景下,“昱能微型逆变器” VS “传统逆变器”

BIPV 现代化社会中,人们对舒适的建筑环境的追求越来越高,导致建筑采暖和空调的能耗日益增长。建筑用能已占全国总能耗的30%~40%,对经济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发展低能耗的绿色建筑,改变当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模式,成为必然趋势。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是应用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新概念,简单地讲就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阵安装在建筑的围护结构外表面来提供电力。根据光伏方阵与建筑结合的方式不同,光伏建筑一体化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另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

发布时间:2019-02-28 11:11:00
【中科院】陈永:储能未来的技术发展路径

文章来源:《能源》杂志 文章作者:陈永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组组长 编辑排版:中华新能源编辑部 导读 储能春天已来临,但产业蓬勃发展的夏季远未到来,技术上还有待颠覆性的创新和突破。预计在下一个十年,电化学储能技术将会有颠覆性发展。 “可再生能源 储能”是必然选择 回顾过去的十年,中国储能产业的起步发展与光伏、风力发电成本的快速下降以及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 2017年,中国的光伏和风力发电量占比已经达到8.0%,成为仅次于煤电(64.5%)和水电(18.6%

发布时间:2019-02-13 15:15:00
【汉能集团】高效硅异质结薄膜电池效率再次刷新中国纪录

近日,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名誉会长单位汉能集团的高效硅异质结薄膜电池技术(简称“SHJ技术”)冠军电池片(156mm X 156 mm)光电转换效率经过日本测试机构JET认证达到24.23%,再次刷新其保持的中国纪录,并跻身国际一流行列。这是继去年11月汉能砷化镓薄膜单结电池转换效率以29.1%刷新世界纪录,并被NASA带到国际空间站后,汉能薄膜太阳能技术取得的又一个重大突破。   汉能SHJ电池产线 据了解,近两年汉能SHJ电池效率连续实现每年1%的绝对提升。2018年8月,量产规格汉能

发布时间:2019-01-31 09:38:00
【科技前沿】钙钛矿薄膜后修补技术让太阳能电池更高效

近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光伏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因其活性层材料具有直接带隙、吸收带隙可调且强吸收、载流子传输距离长的特点,获得了广泛关注。最新的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硅基叠层电池效率分别已达23.7%和28%。目前,如何进一步提升器件效率和稳定性是钙钛矿电池面临产业应用发展的重要问题,而高质量的钙钛矿薄膜是突破效率瓶颈和电池长期稳定性的关键。   西安交大电信学院吴朝新教授团队专注于反型平面异质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活性的成膜动力学机制研究。最近,团队提出一种普适的钙钛矿薄膜修补方

发布时间:2019-01-04 10:28:00
【被动房】引领绿色人居市场潮流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直以来,人们都有一个居住梦想,希望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希望雨季不潮、旱季不干;希望没有雾霾,远离污染……如今,随着“被动房”的出现,这样的梦想,正在被实现。 “被动房”是通过地面、墙体、门窗的保温隔热、新风系统以及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室内四季的恒温、恒湿、恒氧、恒净和恒静的建筑。具体而言,“被动式房”,它不装空调、不设暖气,四季的室温都维持在人体最适宜的20~26摄氏度之间,还能比普通住房节省90%以上的能源。 龙湖集团正在着力打造龙湖•列车新城,对标位于

发布时间:2018-10-19 17:17:00
【科技前沿】中科院:钙钛矿电池取得新进展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排版:中华新能源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8-09-18 14:49:00
【技术前沿】中科院: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新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军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黄云辉团队通过合作研究,设计有机共轭分子的三维折扇排列与过渡金属离子配位构建纳米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p四甲酸锌(Zn-PTCA),首次突破共轭碳环储钠的电化学活化,极大地提高了电极材料的储钠容量,为进一步设计新型高比容量电极材料提供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在Chem 杂志发表。 具有三维孔道结构的MOF纳米材料主要通过过渡金属离子(或者纳米团簇)与有机配体自组装而成,因具有孔道结构易调控、比表面积高和表面官能团丰富等特点在气体

发布时间:2018-09-17 11:02:00
燃料电池电解质薄膜耐久性大幅提升

近日,日本内阁府、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和旭硝子公司发布联合公告,他们开发出机械耐久性(干湿循环耐久性)是传统产品5倍的电解质薄膜。研发出的新品厚度为5μm,是常规产品膜厚度的五分之一,预计燃料电池堆的尺寸将减少30%,同时可以提高燃料电池电力输出。 这项研究结果是日本内阁办公室创新研发推广计划(ImPACT)“燃料电池电解质膜减薄项目”的一部分,结合了AGC拥有的氟碳聚合物技术以及大学擅长的膜结构分析和模拟技术。 在日本目前燃料电池的发展阶段,简化系统和提高输出功率是当前的主要问

发布时间:2018-09-10 10:27:00
【宁德时代】明年将推新电池,成本降低,续航暴增

近日,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副会长单位宁德时代宣布:将于明年推出NCM811电池,能量密度将达到280千瓦时/千克以上,这意味着在不增加现有电动车电池容量的前提下,一辆续航400 公里的紧凑型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将有望显著增加,成本却持续降低。   宁德时代此前公布的电池发展计划 此前,韩国电池巨头SKI、LG化学、三星SDI均表示过计划推出NCM811电池,但最后都推迟了该计划,原因在于大面积推广这种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技术实在太过困难。NCM811其实是指电池中正极材料的镍钴锰比例为8:1:1,镍

发布时间:2018-08-20 15: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