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杂志上发表一项研究,阐述了一种更高效、更可靠的钾氧电池,这可能是解决电网长时间储能的关键一步。 这项研究围绕电池的阴极结构展开,阴极将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储存在金属氧或者金属空气电池中。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可以实现更便宜、更高效的能源储存,使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成为电网更可行的选择。 寿命制约电池进一步应用 “如果你想为电网选择一个完全可再生的能源来源,那么你需要经济的储能装置,可以储存多余的电力。当你不需要电力时,还可以

动力电池安全问题,自新能源汽车诞生以来,就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尤其是今年4月份以来,特斯拉、蔚来、比亚迪和上汽荣威等大牌电动车企产品也相继发生自燃事件,新能源汽车安全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欧阳明高院士 当前安全事故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致命隐患,而动力电池热失控是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的本质。而电池热失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主要发生在哪些环节呢?据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介绍,“负极析活性锂、内短路、正极释活性氧”可以解释超过99%的电池热失控事故原因。通过对2018年新能源汽车事故统计分析发现
科技资讯 近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该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峰研究员团队在实验中利用光能如太阳能、人造光源和生物质如秸秆、林木废弃物等的下游产品为原料,制备出柴油和氢气,开辟了生物质能、氢能共同利用的新模式。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能源》上。 氢气是化学工业和面向未来的理想清洁能源,相关技术备受关注。据介绍,在光催化产生氢的过程中,光生电子可以还原质子产生氢气,而光生空穴如果不与反应底物发生作用,有可能会氧化光催化剂自身,进而导致生产氢气效率低,出现光催化剂失活等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的研究团队研发了一种超柔软的高效能织物锂电池,能为可穿戴电子产品提供更稳定、耐用和安全的能源供应,其应用范畴广泛,发展潜力无远弗届,包括医疗健康监测、智能纺织品、智能手机、全球定位系统追踪、物联网部件等等。 理大创新的织物锂电池能量密度高达逾450 Wh/L(瓦时/公升),柔软度极佳―可折叠弯曲至半径小于1 mm (毫米),兼且折叠超过1,000次,效能仍然保持不变。相比之下,现有的可弯曲锂电池只能弯曲至半径约25 mm,而且效能低得多,只达小于200Wh/L。织物

谈起“垃圾焚烧”, 在很多市民心中, 会联想起漫天的浓烟、 扑鼻的臭味、 脏乱的场景 ・・・・・・ 那么,“生活垃圾焚烧发电”, 会在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我猜更多人可能对垃圾焚烧发电并不太了解, 焚烧发电是如何运作的? “烧”出的气体如何处理的? 是否会产生污染,影响环境? 据了解,垃圾焚烧发电是把垃圾焚烧厂和垃圾焚烧设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工作,自80年代开始,我国就已开始运用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截至目前,全国约建成和在建600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站,浙江、广

近日,在长春市儿童公园正门北侧的草坪中,一盏别致的“灯”散发幽幽蓝光,令公园更显静谧。这是长春市园林植物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新“杀器”――太阳能杀虫灯。 这种新型杀虫灯高两米多,顶部是一块不大的太阳能电池板,主体为立方体,上下两部分是普通灯箱,中间是诱杀灯和捕虫网。诱杀灯在夜晚会发出蓝紫色的光。据市植物保护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许晓明介绍,杀虫灯白天吸收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之后,晚上用特殊的光线吸引害虫,将它们诱捕到灯下特制的“网兜”里,其有效半径在300米左右,“它既不用药物也不用电力,

2019年,氢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借着相关政策像是踏上了风火轮。不仅资本市场一路高歌猛进,不少车企也是加紧布局氢燃料汽车。就在2019年上海车展期间,就有一家国内新造车企业格罗夫参展了一款氢能源车,号称续航能达到1200公里,但其预售价格高达75-100万元。 抛开高昂的售价之外,相比于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添加燃料块、续航能力长的优势,比如本田生产的氢燃料电池汽车Clarity,加氢3分钟,续航里程750公里。因此氢燃料电池汽车甚至被认为是新能源车的终极解决方案。然而,单从电池技术来
在掌握气态、液态、固态的制备方法后,如何制备“金属氢”是科学界正努力攻关的难题。近日,山东大学赵明文教授团队提出利用碳纳米管高机械强度的特点,在碳纳米管中以相对“较低”的压力制备与保护准一维“金属氢”,并由此发展出相应的理论模型。这项理论成果日前被国际学术期刊《纳米快报》发表。 山东大学赵明文教授团队表示,由于碳纳米管具有高机械强度的特点,在其内可以形成超高密度的准一维“金属氢”。作为容器的碳纳米管,不仅可以保护稍纵即逝的“金属氢”,并能有效降低实现氢金属化的临界压力,在相对“较低”的压力下实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韩洪宪及中科院院士、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监事长李灿团队与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合作,研发出一种可在强酸条件下长寿命电催化分解水的廉价电催化剂,有望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中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利用光伏发电驱动电解水(PV-E)制氢,是目前最有希望的大规模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制氢技术。在众多电解水技术中,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在PEM强酸条件下工作时,大部分催化剂会不稳定。目前,只有贵金属铱(Ir)能在PEM酸性环境下稳定工
近日,南京工业大学王琳教授课题组制备出一种超薄的高质量二维碘化铅晶体,并且通过它实现了对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材料光学性质的调控,为制造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提供了新思路。该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期刊《先进材料》上。 “我们首次制备的这一超薄碘化铅纳米片,专业术语称为‘原子级厚度的宽禁带二维PbI2晶体’,是一种超薄的半导体材料,厚度只有几个纳米。”论文第一作者、南京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介绍说,他们采用了溶液法来合成,这种方法对设备要求很低,具有简单、快速、高效的优点,能够满足大面积和高产量的材料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