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1日下午,在成都中唐空铁产业基地,新能源空铁总设计师、中科院院士翟婉明宣布:世界首条新能源空中铁路试验线成功投入运行。 空铁首秀“紧张”,有点发抖 这条新能源空铁试验线,是架设于5米之上空中的白色轨道,呈U字形,全长1.4公里。整条试验线由乘客车站、一条正线轨道、一条副线及列车、静调库等相关配套设备构成,可以完全真实地模拟新能源空铁在实际运行中的直线、弯道、爬坡等性能,线路最大坡度千分之六,最小转弯半径30米。 空铁上的“导航员”王凯介绍,这些指标的设定是按照城市路况最复

来自于Zentrum fuer Sonnenenergie-und Wasserstoff-Forschung Baden-Wuerttemberg(太阳能与氢能研究中心ZSW)、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及IMEC(与Solliance和EnergyVille合作)的科学家团队,联合制成了钙钛矿和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光伏组件堆,转换效率高达17.8%。此结果将两项组件技术进行结合,可超过单独的钙钛矿和CIGS组件的最高效率。 钙钛矿/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光伏组件堆:
新能源科学领域中,氢燃料是公认的清洁能源,但目前人类获取纯氢能的方式主要靠化石燃料,氢能取代化石燃料本身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弱温室效应,但是制造氢能源又需要耗费化石燃料,为氢能源的普及利用造成难解。因此,要想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离不开分解水制氢这一方式。 以水为原材料制造氢气各种各样的缺点,比如辅助材料成本太高、反应能量要求太高、合成催化剂不能在现实条件上稳定存在等。植物早就通过光合作用学会了怎样分解水,然而人类不得不为复制这一过程拼命努力。 目前,全世界每年生产5000
目前,来自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机械工程师于文华正在测试一个新的储热系统模型,该系统的储热效率据称可以达到常规潜热储热系统的20倍以上。据悉,测试结果证实了新系统的储热能力以及在光热发电或者其他潜在应用领域所能实现的储热效率。 光热利用受限于多云或夜间等不利天气条件,因而储热对于太阳能的充分利用来说显得至关重要。在过去的几年中,光热电站已经开始使用储存的热能来驱动蒸汽轮机,在夜晚和用电高峰期进行发电。 目前的储热系统所使用的储热物质,每公斤只能存储很少的热量。因此必须花费更大的成本来采购这些储
莫斯科钢铁与合金学院的科学家研发了一款混合发电装置,能将太阳能和风能转化为电能,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气候条件,对于交通不便、电力供应困难的边远地区居民点的供电更具重要意义。 该装置的主发电装置为混合式垂直轴流式涡轮机,其内测的叶片上装备了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发出的电能在风力发电轮机转速较低时可以增强其转速,也可直接输出到储能装置或并网外送。 据称,该发电装置的多项参数优于国际同类产品,风力发电加太阳能发电使得其发电效率超过现有风力发电装置15-20%。此外,由于内部结构简单,发生故障时很容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了一组非常有前景的混合铅卤化物钙钛矿材料,他们可以循环光粒子。这一新发现开启了最大化太阳能电池效率之门,将导致用得起的新一代高效能太阳能电池变为现实。 混合铅卤化物钙钛矿是一种特殊的合成材料,对太阳能领域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科学家们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一旦能够便宜又简单地制造这种材料,几年之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将会与目前太阳能板硅片的能源效率几乎一样。关于钙钛矿能够优化循环太阳光的研究仅仅是一个开始,太阳能电池通过吸收太阳光子后充电,这一过程反过来也是可行的

据统计,到2014年底,全世界已经有130GWp的太阳能电站(或称PV电站)。对这些规模越来越大的太阳能电站的质量功能,如何进行有效的检测,一直是困扰全世界太阳能光伏工程师的难题。 太阳能电站的检测,以下几点是基本的需求:1.不能够破坏PV组件和增加组件的压力;2.必须在PV组件工作状态检测,以避免能源和经济的损失;3.即时的数据获取和数据分析;4.检测结果能够被清晰呈现和表达。 近年来,有一些工程师开始尝试用红外成像技术对PV电站进行检测,而无人机则是红外成像技术最完美的搭档。将红外摄像机

EPFL试制的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2016年6月9日宣布,采用涂布工艺与简易真空工艺相结合的技术,试制出了单元尺寸为SD卡大小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单元转换效率超过20%。相关成果已刊登在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上。 单元转换效率最高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韩国化学研究所(KRICT)与韩国蔚山科技大学(UNIST)开发的单元,效率为22.1%,但单元面积非常小,仅为0.1cm2。此次是首次以较大的单元尺寸(SD卡大小)实现了超过20%的单元转换效

摘要:韩国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以及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个新的薄膜材料,它具有高导电性,可弯曲,拉伸,几乎完全透明。该膜可以帮助建立更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板,自加热智能窗,柔性显示器,和高性能的冷却表面。 这种薄膜最显着的性质是独特的透明性和导电性组合。在大多数材料当中,携带电荷的颗粒也趋向于与光相互作用,让材料变得不透明。但是研究团队研发了高导电铜纤维网,其中具有足够大的孔隙,让光线仍然可以通过,透明度高达92%。 这种材料可能是太阳能电池板和智能窗的透明导电电极(TCEs)最佳选择。
【摘要】节能环保的太阳能电池可以像印报纸一样印出来、人造肌肉可以伸缩自如自我修复。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澳大利亚蒙纳什大学材料工程系教授程一兵是国际知名的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的专家,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用印刷的方法来制造太阳能电池。 国际专家来宁研讨光电子学最新研究成果本报讯(记者谈洁 通讯员 杨芳)节能环保的太阳能电池可以像印报纸一样印出来、人造肌肉可以伸缩自如自我修复。昨天,由《自然》、《自然通讯》杂志联合南京工业大学主办的《自然柔性电子》研讨会――机遇和挑战暨“光电子学、材料与能源”国际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