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名明星学者,欧阳明高在业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个声誉得益于其研究的领域吻合了政府和市场发展的需要。伴随中国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高,作为基础技术研究的带头人,欧阳明高所领导的清华大学汽车系,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冗长的链条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无论是产业发展制定者的政府相关部门,还是数量庞大的汽车企业,都愿意奉其为座上宾。 从2007年开始,欧阳明高的时间变得更加匆忙起来。节能减排成为国策,设立在清华大学的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价值更加凸显;新能源准入政策由发改委正式出台,力主
日前,财政部下发《私人购新能源车试点财政补贴管理暂行办法》之后,引发了业界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路线的大辩论。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只要心态平和一点,务实理性一点,就可以避免一些误区。本人的观点就是: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路线,以常识心态看待,不能走捷径、搞冒进、慕虚名;搞多元化发展模式,政府无须过度干预。 首先,考虑问题需要有点常识,不能脱离常识和规律来胡扯,不能走捷径,不能搞面子工程。靠纯电动汽车来弯道超车的想法很有点“大跃进”的味道。在传统技术方面落后,所以越过这个过程,直接过渡到更高级的阶段
李俊峰 总体而言,在今后20-30年内,我国传统能源的主导地位仍然难以改变,新能源只能起到补充作用。也许在2040年以后,新能源在能源大结构中所占比重才会大幅提高,其地位才有可能发生根本改变。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近日表示:“从发展战略来说,新能源必须具备一定规模,这样才能降低发展成本,并为相关装备制造业和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撑。根据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和今后发展潜力估算,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应该达到15%左右。因此,在"十二五"期末,新能源所占比重应
英国诺顿罗氏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全球能源业务负责人西蒙•科里(Simon Currie)称,中国光伏企业将在本土遭遇一些欧洲企业的挑战。 “与风电不同,光伏产业对打开国外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因为,风电行业的发展归根结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普通人无法进行个体消费,”科里8月上旬在北京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但太阳能不同,普通人可以自行购买太阳电池组件或者太阳能板。” 科里认为,这便是全世界的目光均投向中国光伏产品制造商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中国为全球光伏产品主要生产国,占据三成以上的份额,其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示意模型 太阳能热发电,是利用一组排列有序的大规模采光镜面采集太阳热能,通过换热装置产生蒸汽,驱动传统的汽轮发电机来发电。 在欧美国家,太阳能热发电于上世纪60年代起步,目前已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阶段。在我国,太阳能热发电刚刚起步,一些地方开始建设相关电站。 国内太阳能热发电开始升温 与光伏发电相比,太阳能热发电有许多优势 8月上旬,记者走进我国首座菲涅尔式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建设现场。这一项目位于山东德州太阳谷,由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只见钢架、钢丝布满面积达
太阳能电池厂新日光能源科技公司,昨天举行动土典礼,将在台南科技工业区投资300亿元,打造全世界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估计每年营收可达1400亿元,预估可创造4000个工作机会。 新日光能源董事长林坤禧表示,新日光的愿景是要成为世界领导厂商,昨天动土的新日光三厂,预计可容纳电池产能为3.4GW(34亿瓦),为配合市场需求成长,此厂预计3到4年内逐步完成装置,届时总产能将高达4.2GW,将成为全世界最大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台南厂也将成为全世界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 新日光上半年税后每股盈余为6
水电是我国目前可开发程度最高、技术相对成熟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当前的减排形势和我国做出的庄严承诺更加大了开发水电的紧迫感,因此在做好能源中长期规划时应该突出水电的战略地位。 从1910年石龙坝开眼看世界,到2010年即将投产的小湾水电站使我国水电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万,中国水电历经百年风云变幻,始终扛起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大旗,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 今天,当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展望未来,新时期赋予了水电建设更多更高的要求。再次出发前,我们要厘清下一个目标的指导原则和总方针,只有路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能源资源结构决定了我国的能源要实现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占15%,在发展核电和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同时,必须加快水电开发,并在2020年非化石能源供应量中能占60%。但是,环保和移民问题仍然是水电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解决不好,肯定会继续制约水电发展。因此,要实现中央提出的目标,加快水电开发,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系统妥善地解决好有关问题。 ――进一步从国家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层面明确水电开发在我国能源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明
业界期待已久的“新兴能源产业规划”终于在千呼万唤中掀起神秘的面纱。这份2011~2020年,跨度达10年之长的规划有望在9月底全面出台。就初步披露的规划方案来看,规划期累计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更是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时机,妥善、高效地利用好5万亿投资,杜绝以往“穿新鞋走老路”的投融资方式,促进新兴能源跨越式发展,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成为亟待破解的命题。 5万亿投资背后的喜与忧 “新兴能源产业肯定是未来战略性产业,这是不容置疑的,”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会
低碳生活是什么样的?能源的未来又是什么样?也许深圳刚成立的国际低碳总部基地会给出答案。 继国家发改委8月10日将包括深圳在内的五省八市确定为我国低碳省区、低碳城市试点后,8月20日,国内首个“国际低碳总部基地”闪电般落户深圳,再加上8月4日深圳市政府公布的生物、新能源、互联网三大新兴产业扶持计划,自此,深圳在低碳经济先行先试这条路上已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在国际低碳总部基地成立一周后,记者再次前往探访。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副院长、低碳专家郭万达称,只要有过硬的低碳中介服务平台,才能发挥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