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全球领先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供应商固德威(GoodWe)发布消息, 经过长达半年的研发与定型,固德威PB系列双向储能型逆变器正式推出,并进入客户试用阶段。至此固德威逆变器产品从原来的五大系列增至: SS单相单路、DS单相双路、DT三相双路、DDI高频隔离、PB双向储能、MT集中型六大系列,功率覆盖1.5kW到500kW。 固德威PB系列储能型光伏逆变器既能实现离网和并网发电功能,又能实现电能的双向流动控制,具备自动和手动切换工作状态的能力。完整的储能型光伏系统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光伏组件
4月15至19日,IEC太阳能光伏能源系统技术委员会(IEC/TC82)工作组会议在澳大利亚悉尼顺利召开,由中国电科院提出的标准提案《Test procedure of Low Voltage Ride-Through for utility-interconnected photovoltaic inverter》顺利通过IEC成员国投票表决,这是我国在光伏发电并网领域获准通过的首个IEC标准提案。 中国电科院新能源研究所全程参加了WG3、WG6的工作组活动。在WG6工作组会议中,与会成员听
作为全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安徽合肥新能源汽车推广量目前已位居全国第一。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源于新能源汽车“心脏”的不断升级换代。日前了解到,合肥已研制出续航能力达380公里以上的新能源客车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近日,在合肥高新公交停车场,停靠着一辆长12米的49座安凯大巴。这辆全国“最能跑”的新能源客车将通过模拟实验展示其“长跑”的实力。驾驶员范师傅打开车身挡板,指着大巴电池说:“能跑多远,就看这200安时锂离子电池了。”实验结果显示,拥有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装备的安凯纯电动大
近两年来,PM2.5在受到关注的同时,如何治理环境也成为焦点。对于上海这座城市来说,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因此,一些专家认为,开发新能源汽车及净化汽车尾气势在必行,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也是其中之一。今天上午,201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由黄震等完成《高效低排放二甲醚发动机研发》项目获得了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黄震告诉记者,二甲醚是一种新型无毒含氧燃料,能从煤、煤层气、天然气、生物废弃物等多种资源制取,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对于中国实施替代能源
我国自主研发的具备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压水堆核电站ACP1000初步设计19日在京通过了国家核行业权威鉴定。专家一致认为,ACP1000的技术和安全指标达到了国际上三代核电机组的同等水平,设计、建造能够完全实现自主化。 据介绍,ACP1000的开发是中核集团在我国三十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借鉴了国际三代核电技术先进理念,汲取了福岛核事故经验和教训,满足国际最先进的法规标准。ACP1000拥有良好的核电自主化和国产化基础,有丰富的建造和运行经验可以借鉴,具有

前言 常规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的封装结构,自上而下的顺序分别是钢化玻璃-EVA-晶体硅太阳电池-EVA-背板;封装之前的单焊、串焊工艺将电池片通过涂锡焊带连接;组件层压封装好后,再组装上接线盒、边缘密封胶和边框。因此,造成组件封装损失的可能因素无外乎是太阳电池和组件的封装材料。 一、玻璃对组件功率的影响 光从组件表面到硅体内首先经过玻璃。普通钢化玻璃的透射率为92%左右,目前市场上已推出具有增透膜的镀膜玻璃,透射率可高达96%。 实验过程:使用相同效率17%的电池,除玻璃不同外其余原材料相

国家光伏中心(NCPV)――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一个部门最近发表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图表,展示了自1975年以来所有光伏电池效率的发展记录情况。所有不同的技术都包含在内,从“普通”的结晶硅到薄膜,从单晶硅到多晶硅、有机电池,纳米电池,染料敏化电池以及更多。 该图显示了过去多年所有不同技术稳步增长的情况。目前大规模施行的技术效率数据仍然低于在实验室的效率,但这些实验室组件的效率将作为将来的标准参考。 观察取得这些进步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些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有趣发展情
近日,晶澳太阳能公司成功克服太阳能电池工艺行业难题,将多晶产品光电转化率提高到17.8%这一世界级水平,对推进我国“太阳能屋顶计划”意义重大。 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光电转化率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技术指标。目前,国内光伏企业同类太阳能电池产品的光电转化率在17.1%至17.3%之间。决定光电转化率的关键,就是电池板的取光能力。经过多次试验,晶澳研究人员用化学溶液在平整膜面上刻蚀出绒面,增加光程,减少光的反射。经过湿法刻蚀工艺改造后,晶澳综合成本降低了2%。在使用方面,高光电转化率就可以在有限面积的屋顶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种3D纹理太阳能电池将在国际空间站进行实验测试,国际空间站每天可出现16次“日出”,因此能够充分接收太阳光线照射。 这项提议是由乔亚理工大学材料科学教授朱德-雷迪提出,将在太空环境中研究3D纹理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性能。目前,太空科学研究中心(CASIS)已接纳这项实验计划,这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是由碳纳米管制成,其外表覆盖一层光吸收材料,明年将送至国际空间站。 雷迪称,科学家“进化研制”一种超高效太阳能电池,可以通过USB端口进行连接。多年以来国际空间站作为科学家、学术专家以及

国家电网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采取鼓励和合作的态度,允许光伏电站业主采用自发自用模式、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或完全上网等三种结算模式。各地方电力公司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阻碍,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光伏电站业主对于变电、配电系统的认识不足造成的。本文将针对以上三种并网形式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就具体并网方案做一些阐述。 完全自发自用模式 这种模式一般应用于用户侧用电负荷较大、且用电负荷持续、一年中很少有停产或半停产发生的情况下,或者是,就算放假期间,用户的用电维持负荷大小也足以消纳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