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固定广告
NEX 2025
中国科学院将大力发展太阳能技术研发

新华网北京1月26日电 中国科学院开始部署实施太阳能行动计划,联合全国科技力量,加强利用太阳能新原理、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发展,争取在2050年使太阳能成为重要能源加以应用。 根据中国太阳能科技和产业调研、分析,中科院组织相关院士、专家,研究制定了这个计划,确定2015年分布式利用、2025年替代利用、2035年规模利用三个阶段目标,从光伏、光热、光化学、光生物等太阳能转化利用的几个主要途径所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作为突破,并在核心技术研发、应用示范和转移转化等几个层面实施。    

发布时间:2009-02-01 09:50:00
804平方厘米太阳能薄膜电池组件在天津滨海研制成功

人民网・天津视窗1月14日电:日前,从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获悉,由南开大学、孙云教授课题组与天津保税区投资公司在滨海新区合作开发的“国家863铜铟硒太阳能薄膜电池中试基地”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研制出有效面积为804平方厘米玻璃衬底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组件。   这一成果表明,我国已基本掌握了制造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设备、工艺,以及电池组件制造的主要核心技术,完成了实验室小面积太阳能电池技术向大面积中试技术的跨越。   据介绍,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生产成本低、污染小、不衰退、弱光

发布时间:2009-01-19 10:52:00
美国推超薄太阳能电池 发电成本接近煤电

    一种可“印”在铝箔上的超薄太阳能电池日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家工厂的流水线上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这种可以大规模生产的太阳能电池被科学家称为太阳能发电的“革命”。     据英国《卫报》报道,这种电池板是硅谷的纳米太阳能公司(Nanosolar)研制生产的。和越来越多欧洲消费者安装在自家屋顶上发电的太阳能电池不同,这种新式电池可像印刷报纸一样“印”在铝箔上,弹性好,重量轻。纳米太阳能公司预计,用这种电池板发电能像用煤发电一样便宜。     纳米太阳能公司称,该产品订单已经排到了

发布时间:2009-01-16 14:19:00
利用节能新技术实现多晶硅绿色制造

生意社1月12日讯 目前多晶硅生产面临着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质量,扩大产量四大难题。目前我国太阳能硅材料行业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因此必须提高技术改变受制于人的局面。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包括晶体硅原料生产、硅棒与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组件封装、光伏产品生产和光伏发电系统等环节。其中硅原料是最重要的生产环节,在业界曾有“拥硅者为王”的说法。目前,世界上太阳能光伏电池90%以上以是单晶硅或多晶硅为原材料生产的。目前摆在多晶硅生产中有四个主要的问题需要解决: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质量、扩大产

发布时间:2009-01-13 10:40:00
多晶硅国家实验室落户洛阳

      新华网河南频道1月7日讯  大河网-河南日报报道:制约我国高纯多晶硅产业发展的环保处理技术瓶颈有望在洛阳被打破――1月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同意在洛阳建设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并安排1500万元国家投资补助资金给予支持。     据了解,该“国”字号工程实验室的建设法人单位是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中硅高科现有两个多晶硅生产工厂和一个省级研发中心,已在国内率先攻克了“12对棒、24对棒节能型多晶硅还原炉”等一系列多晶硅生产关键技术,目前正在开展3项国家“

发布时间:2009-01-07 11:20:00
煤炭“零排放”清洁生产取得突破

本报讯(记者 张玉玲)煤变气、煤变电、二氧化碳变油,这一系列技术实现了煤基清洁能源的“零排放”,这是新奥集团最新展示的世界首条煤基清洁能源生态循环技术链,标志着国内煤基清洁能源生产零排放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条技术链通过地下气化、催化气化、甲烷化、生物质能、复合能源制氢等六项关键技 术的有机组合,共有技术专利43项,合理解决了传统煤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三废”问题。尤其通过“生物吸碳”和“化学固碳”两条新型固碳通路,可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其中煤基甲烷化项目所制备的甲烷含量已超过95%,生物

发布时间:2009-01-04 09:25:00
全自动化是单晶炉发展方向

在晶体硅锭生长设备制造领域,我国太阳能硅单晶炉制造已有很长时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在太阳能光伏市场的拉动下单晶硅炉产量直线上升,由2004年的销售额8000万元上升到2007年的8亿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各类单晶硅锭生长设备约2400余台,分布在100余家生产企业,90%以上用于生产太阳能硅单晶,其中绝大部分均能够生长150mm硅单晶,少部分具备生长200mm硅单晶的能力,只有少数几百台晶体生长设备可以较经济地生长200mm~212mm的硅单晶,只有10台左右的设备具备生长300mm硅单晶的

发布时间:2008-12-31 11:18:00
英国发明制造薄膜太阳能电池新技术

英国索耳福大学(Salford University)某研究小组声称已发现制造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新技术,对新兴行业而言可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   由该大学材料研究所Arthur Hill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改造了一种在玻璃行业中被广为使用、被称为磁控溅镀法(magnetron spluttering)的物质沉积技术,用以创造铜铟硒( CIS )和铜铟镓硒( CIGS )薄膜太阳能电池。   该小组已获得焦耳中心额外一年的研究资金,以延续与西北制造商General Vacuum的研发工作。

发布时间:2008-12-25 09:31:00
政府补贴开道 新能源车政策望春节前出台

       新能源汽车作为现代交通领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全球汽车企业争夺的新焦点,近年来国内自主品牌车企纷纷大力投入该领域。随着比亚迪首款双模电动车F3DM近日正式投放市场,自主品牌在新能源研发上终于有了首个产业化“结晶”。 不过,由于使用成本和基础设施问题,目前在国内大规模推广新能源车并不现实,因此自主研发的大部分新能源车目前仍停留在实验室。何时能大规模产业化,将取决于政府何时能出台明确的补贴政策。最新消息是,财政部正酝酿对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进行支持和补贴,相关政策最快有望在春

发布时间:2008-12-25 09:23:00
英国发现制造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新技术

英国索耳福大学(Salford University)某研究小组声称已发现制造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新技术,对新兴行业而言可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   由该大学材料研究所Arthur Hill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改造了一种在玻璃行业中被广为使用、被称为磁控溅镀法(magnetron spluttering)的物质沉积技术,用以创造铜铟硒( CIS )和铜铟镓硒( CIGS )薄膜太阳能电池。   该小组已获得焦耳中心额外一年的研究资金,以延续与西北制造商General Vacuum的研发工作。

发布时间:2008-12-24 16: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