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8日,全球首座屋顶太阳能高温热发电站“皇明线性菲涅尔式中高温热发电站”在德州中国太阳谷开工兴建。 该电站装机容量为 2.5MW ,建成后年发电量约 525 万度,约可供3600 个家庭的全年用电。相对传统火力电站,每年可以节约标准煤 2100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5234 吨、二氧化硫163吨、氮氧化物79吨、粉尘颗粒1428吨。该发电站由皇明集团独家研发,是亚洲最大的兆瓦级太阳能热发电项目。 线性菲涅尔式中高温热发电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一种,是利用线性菲涅尔反射聚光集热器,将太阳能收集
光伏产业历来被称为绿色能源,但也因其上游产业“两高”诟病而备受争议,成为行业发展瓶颈。近日,在江苏东海举行的“2010中国硅材料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表示,第三代光伏发电技术已获突破,并已具备产业化条件。相比较于第一代与第二代光伏发电技术,第三代光伏发电技术凭借“绿色、高效、价廉、寿命长”等特点,将改变光伏上游产业“两高”现状。对此,本报记者对何祚庥进行了专访。 记者:您在会上力推第三代光伏发电技术,请您介绍一下什么是第三代光伏发电技术?它与前两代光伏发电技术相比有何特点?
Natcore太阳能公司称,该公司一项超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已获成功。 该公司说,赖斯大学研已成功地将一个涂层硅量子点封装入二氧化硅。该方案由教授Andrew Barron带头,是一项全硅、高效太阳能电池串联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在二氧化硅中封装个纳米晶体硅个体 - 硅量子点是一项突破性的技术。 现在,Natcore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享有该技术专利权。公司将创建三维阵列,吸收比普通晶体硅波长更短的多层次光硅量子点。 Natcore估计,堆积阵列将将在成本更低的情况下提高每瓦额外效率,太阳能电池串
风电是目前安全、环保,最具发展潜力且技术成熟的新能源行业。未来全球新能源行业竞争主要体现在风电行业,大容量海上风机是今后国内风机发展的趋势。受当前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的影响,2010年风电市场仍将快速增长,但涨幅会小于前几年。 与其他自动化产品相比,由于风电场常常建设在沙漠、海上等十分严酷的环境中,风能机组现场运行环境恶劣,风电行业对自动化产品的要求就更为严苛,要求风电控制系统要具有强大的数据存储功能、完善的安全保护功能以及较强的开放性。 风机控制系统是风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风机监控、
我国能源紧缺,做为一次能源消费。焦炉煤气,供应量仅占全国消费量的12%左右,除价格较高外,还由于投资较大,严重污染环境,已被国家列为限制发展的产业。 液化石油气,主要依赖大量进口,价格高昂,浮动较大,且价格在上下浮动中,总体呈上升趋势。 天然气,由于主要产地分布在偏远地区,因此,需敷设长距离管道输送,资金投入巨大,发展缓慢。 轻烃燃气,则由于其原料来源丰富,建站灵活,输送机动,无污染,建站和运行成本低,供气安全可靠,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后期费用极低而具有巨大的优势,是能源消费非常理想的燃料
2010年6月13日,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组织专家在江苏常州对依托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建设的光伏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计划进行了可行性论证。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常州市政府有关负责同志以及依托单位的领导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专家组听取了实验室建设计划汇报,进行了实地考察。专家组认为,实验室围绕光伏产业的科学技术前沿和关键问题,确定了高性价比电池、高性价比电池材料、高效高可靠组件、智能和建筑一体化系统等研究方向,目标定位准确。实验室建设计划合理可行,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该实验室的建设计划。并建议
在国家“863”项目、中科院太阳能行动计划项目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理化所低温与制冷工程研究中心罗二仓课题组近期在太阳能直接驱动热声发电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热声发电是当前能源领域里一个全新的发电技术,具有高可靠性、完全环保和实现高效率发电的优点和发展潜力,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 中科院理化所及其在深圳成立的中科力函热声工程技术公司近日研制出国际上第一个采用太阳能直接驱动的热声发电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太阳能高温集热聚光器、热声发动机以及往复直线发电机三个单元构成,输出电功率设计峰值1kW。经
RoseStreet能源实验室宣布一项突破性的实验室进展,首次多频带的光伏设备将会安装三个明显的光吸收区并且能够让这三个光吸收区融为一体成为一个单晶薄膜设备。 这一突破是基于RSLE的IBand技术,是第一个已知的在实验演示中中间带太阳能电池在实践中减少的。这说明技术实现高效率的薄膜可能会吸收潜在的太阳光谱全谱35%以上的太阳能效率。 高效太阳能电池需要优化对整个太阳光谱的利用。目前,这一复杂和昂贵的技术已经取得了成效,其中有几个不同带隙太阳能电池串联。一个更简单的方法,其中一个半导体的几

以太阳能技术可以被用于“进行光合作用”碳氢燃料的车辆上,交通工具可以在没有重大的修改情况下可以运营。 太阳能反应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成一氧化碳并且也可以把水分解成氢和氧。可以利用催化剂去形成碳氢燃料,利用熟知的费托合成技术去完成转化。在新墨西哥,苏黎世,瑞士都已经用太阳能反应器进行了测试。
在今年六月份的慕尼黑光伏展会上,领先全球的高性能太阳能产品制造商――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召开了新品发布会,推出了最新研发的太阳能电池片――“赛秀(SECIUM)”。 这款高效单晶电池片平均转换效率高达18.9%(数据来源于Fraunhofer ISE,Germany),与常规太阳能电池相比,SECIUM在短波段具有更好的光谱响应。此外电池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更高,复合损失减少,填充因子和功率输出都较常规太阳能电池更高。SECIUM电池已于5月开始试生产并计划于2010年下半年开始量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