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人类使用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的数量越来越多,能源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探索利用化石能源之外的新能源,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由于技术的持续改进和突破,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已成为实现全球碳减排与替代化石能源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之一,展露出较大的发展潜力。四川是全国多晶硅产业化生产的发源地,已形成包括高纯多晶硅制造、硅锭/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光伏组件以及系统应用等环节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在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
“不到一元的投标价格就能中标,这不能反映出国内真实的光伏发电成本水平,我建议国家可以单独拿出10兆瓦的光伏电站项目,只容许民营企业参与招标,这样得到的中标结果,可能更接近国内真实的光伏发电成本。”北京智慧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民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日,启动于今年6月份,共有西部6个省,特许经营期25年,总装机容量达280兆瓦的国家第二轮特许权招标项目中标结果出炉,13个光伏电站项目的最低价均由国企投出,最终13个项目全部由央企斩获。其中,中电投所属的黄河上游水电开发
24年前,“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带着一群包括中国学生在内的弟子,在实验室不停地刷新晶硅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24年后,已然归国的他的这些中国弟子,在中国将这个产业带到与世界同步的高度——2007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首次超过德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一位。 以马丁·格林实验室为核心,毕业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目前已支撑起中国光伏产业的半壁江山,俨然已经形成一个中国光伏业界的“新南威尔士大学帮”。 他们的名字是:施正荣、赵建华、王爱华、张凤鸣、戴熙明、季静佳、张光春、蔡世俊、郑广富、云飞、汤

据日本媒体报道,夏普宣布将收购美国太阳能公司Recurrent Energy,并力图在今年内使Recurrent Energy公司成为夏普旗下全资子公司,收购总金额预计将达3.05亿美元。 夏普成功收购Recurrent Energy公司后,将首次使其业务拓展到太阳能发电站建设上。夏普力图通过收购Recurrent Energy公司以获得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研发、建设能力,从而扩大夏普在北美市场的业务范围。 总部位于旧金山的Recurrent Energy公司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地区开展
不难想象,在不久的未来某一天,太阳能行业间的流行语会围绕“全自动”展开。届时,全自动化太阳能不再将只是一个概念新奇的“少数派”,而是变成行业设计、制造、销售全自动化产品的主流,消费者购买、消费、并按照此方式去进行使用的具体行动。全自动化太阳能就是借助技术手段的创新,成为未来引领“行业发展、市场消费、企业创新”的一种产品方案和企业发展态度。 在“全自动化”替代“推广”、“规模”这些词汇成为整个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词背后,正是当前我国太阳能行业积极寻找从制造生产的简单模式向创造升级的新科技模式努力。
中国投资咨询网讯 中国海运旗下中海投资集团投资122亿元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正式签约落户山东省德州宁津县。此前媒体报道该薄膜太阳能电池基地的生产规模为1000兆瓦。 中海投资集团为中国海运旗下一级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3.93亿人民币,经营范围涉及实业投资、房地产经营、国际贸易及相关的咨询服务。 实际上,涉足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央企远不止中国海运一家,早在今年3月,中国兵装旗下的保定天威集团就在扬州投资40亿欲打造国内最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基地。 业内人士认为,动则几十亿上百亿的大手笔
1、智能电网的概念和特点 智能电网是指一个完全自动化的供电网络,其中的每一个用户和节点都得到实时监控,并保证从发电厂到用户端电器之间的每一点上的电流和信息的双向流动。智能电网通过广泛的应用分布式智能和宽带通信,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的集成,保证市场交易的实时进行和电网上各成员之间的无缝连接及实时互动。 尽管各国根据自身的国情对智能电网建设有着不同的重点和目标,但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驱动都是基于市场、安全、电能质量和环境因素,其特征可归结为:自愈、兼容、交互、协调、高效、优质、集成。 2、智能电网的关
真正的智能电网,将是一个庞大的技术、产业、政经综合体,可能带动新材料、高端设备研发、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多行业发展,同时涉及能源布局乃至国家能源安全。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张超 李廷祯 戴芊 何德功 智能电网的全球化浪潮中,中国处于领跑者之列。 2010年9月,江苏省成立了智能电网产业联盟(下称智网联盟)。智网联盟由国电南瑞(60.55,-2.27,-3.61%)、亨通集团等16家单位联合发起、50多个企业加盟,几乎囊括了江苏省智能电网上下游产业链上的所有精英。 在此之前,北京中关村(8
以凯迪电力为代表的国内生物质能源企业正在面临一次难得的发展契机,而国家的新能源政策是推动这一生物质能源大发展的原点。 我国政府近年来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积极推动包括生物质绿色能源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如《可再生能源法》、《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发展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等,从政策导向、财政支持以及税费优惠等多
现状:鱼龙混杂,新能源车也要打假 标准问题:究竟什么样的车才是“新能源”? 前一段时间,国家发改委相关专家在南京表示,如果把新能源车的发展比喻成一场马拉松,目前国内汽车产业才跑出了2公里,距离老百姓开上新能源车,还有40多公里的距离要跑。 确实如此。新能源车眼下概念很热,但发展中掣肘因素不少。在前不久我省举办一场新能源车论坛上,有汽车厂家对电力部门拱手说:“拜托拜托,能不能多建一些充电站?否则我们的车卖不掉。”电力部门的代表则一脸无奈:“现在建了充电站,哪有车来充电呀!” 先有充电站,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