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2011年多晶硅料源价格走势,太阳能业者认为,2010年下半年太阳能多晶硅现货市场价格快速上扬,主要是受到市场预期欧洲将下砍补助快速抢货的影响、电池与模块扩充速度快及预期2011年、2012年半导体缺货的影响。但2011年预估在各界新产能陆续开出下,使价格向下走势机率高升。 旭晶董事长廖国荣认为,2010年下半多晶硅现货市场价格快速上扬,起因为欧洲市场2011年将大幅下砍太阳光电补助,各方积极拉货抢搭系统,使得多晶硅有上涨的情势。 另外,就正常产业运作情况来看,理应硅晶圆厂与多晶硅料源厂
2011年,太阳能热水器再次被纳入家电下乡之列,中标企业多达243家,再加上未中标企业,新一年,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竞争依旧非常激烈,种种迹象表明,2011年将有可能成为太阳能市场的“洗牌年”,将有近半数企业生存困难,甚至在竞争中被淘汰。 品牌意识缺失 企业自掘坟墓 日前,北京、天津等24个省市消协组织联合发布的太阳能热水器使用调查结果显示,4成多太阳能热水器冬天无法使用。 同时,调查结果也公布了导致太阳能热水器冬天“罢工”的主要原因,一些小厂家生产的真空管质量差、规格小等原因,导致热水生产系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讯:据最新消息,工信部、国家发改委以及环保部等三部委,周一联合发布《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以促进多晶硅行业节能降耗、淘汰落后和结构调整,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条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条件》表示,在政府投资项目核准新目录出台前,新建多晶硅项目原则上不再批准。并要求太阳能级多晶硅项目每期规模大于3000吨/年,半导体级多晶硅项目规模大于1000吨/年。 《条件》同时对多晶硅行业的资源回收利用及能耗、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安全、卫生和社会责任以及监督与管理均作出了明确规定
“没有充分的证据显示我国经济增速会出现大幅度趋缓的现象,预计“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年均增速仍高达9.7%。”1月15日,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魏一鸣教授在《“十二五”能源和碳排放预测与展望》发布会上这样表示。 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特征明显的“十二五”时期,认识我国的能源和碳排放状态,将有助于我们更加从容地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北理工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所发布的《“十二五”能源和碳排放预测与展望》,为我们提供了这一途径。 扩张:能
Hong Kong, Jan 24, 2011 - (ACN Newswire) - 中国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技」或「公司」,纳斯达克上市代号:CTDC)宣布公司完成中国首个透明多晶硅生态光伏系统应用专案的建设——「山‧海‧湖」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示范系统(「该光伏系统」)。 该光伏系统位于招商局漳州开发区花博园内,装机容量为18.6kW,年发电量30,000kWh,全部采用中国科技自主研发的LSP透明多晶硅光伏组件(「透明组件」)铺设而成。这是继2010年12月意大利兆瓦级光伏电站采
中国24日发布了一项多晶硅行业的准入门槛,要求太阳能多晶硅项目每期规模要大于3000吨/年,半导体级多晶硅项目规模大于1000吨/年。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29个省市区共有370家光伏企业,其中多晶硅企业80多家。有关人士此前指出,中国多晶硅生产还没有统一的能耗、占地及环保标准,多数多晶硅企业在成本、质量等方面仍难以与国外企业抗衡。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发改委、环保部共同了制定了这项产业政策。新的产业政策在布局、资金、环境保护、土地使用、资源回收等方面都设定了条件。 根据新的产业门槛,在政府投资
近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2011年全国能源工作会上发表声明:未来5年,太阳能或将成为我国新能源支柱产业。专家透露,要完成2015年末我国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11.4%的高标准要求,中国太阳能企业必须快速完成转型,力争从当前的销售驱动走向创新驱动,即把促销主导转向创新主导。 门槛提高太阳能企业面临转型 鉴于近几年中国太阳能市场的混乱,及未来中国在国际新能源事业上将挑起重担,国家近期提出有关改善太阳能标准的意见,并预期在今年年底出台。新标准打破了以往的“推荐性”进而转变成“强制
咨询机构Solarbuzz预计,2011年全球光伏制造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117亿美元,超过2010年的107亿美元。 由于中国一线晶硅电池厂商加强垂直整合和薄膜厂商增加投资,2010年第四季度的新增电池产能将达1.25GW,将2010年底晶硅与薄膜电池的总产能提高至11.5GW。这导致2010年四季度全球光伏制造设备支出高达29亿美元,连续第六个季度增长。 根据2011年公布的光伏业产能扩张计划,年度增长率将超过60%。2010年第四季度末,有20家设备供应商的订单积累已经超过了1亿美元,这
自2008年开始,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之下,我国掀起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热潮。各大汽车厂商陆续推出自己的新能源汽车车型,一线城市纷纷示范推广纯电动公交车,不少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可以说,新能源汽车在短时期内所形成的市场反响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期。 毋庸置疑,在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既是世界汽车产业格局调整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汽车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因此,新能源汽车在我国未来汽车产业的整体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将日益凸显。 作为新能源
上周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中美两国签署了450亿美元的巨额采购和投资合同,不仅说明了中美经贸关系的深化,大单背后,也昭示着中国相关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 除了走出国门、开拓市场、调整结构、提供就业,此番投资合作更是一个极好的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机会,具体产业上,涉及到飞机、汽车、软件,以及总金额超过200亿美元的包括清洁煤、核电、风电、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在内的清洁能源合作协议,可见,清洁能源产业正面临着绝好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