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基股份 近日,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单位隆基股份凭借在光伏科技领域的持续创新与突破成功入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9年“50家聪明的公司”榜单,也是此次全球榜单中唯一的一家太阳能科技企业。 ✦ 领奖 ✦ “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给出的颁奖词中,以隆基双面单晶组件产品为切入点,高度评价了隆基股份在光伏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功: LONGi―隆基股份,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商。隆基将双面玻璃封装至单晶电池背面,使其太阳能组件具有双面受光发电能力。适用于荒地、沙地、水泥屋顶、甚至经反光

法律热点 近日,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低碳减排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北京瑾瑞律师事务所就利比亚外商投资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瑾瑞律所是一家能源专业律师事务所,擅长境内外投融资、工程建设、国际贸易和争议解决法律事务。 “利比亚是北非的一个国家,位于地中海南岸,与埃及、苏丹、乍得、尼日尔、阿尔及利亚跟突尼斯相邻。面积176万平方公里,首都的黎波里。利比亚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位居非洲第一,是主要的石油出口国之一。” 一、投资主管部门 利比亚主管外国投资的政府部门是利比亚私有化和投资局(Liby

四部委 7月1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贯彻落实2019-2020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为行动计划),通知中提出,要加强先进储能技术研发,集中攻克储能瓶颈技术问题,进一步推进我国储能技术与产业健康发展,支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建设和能源高质量发展,使我国储能技术在未来5-10年甚至更长时期内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行动计划提出六大方面(16条内容): ◾加强先进储能技术研发和智能制造升级(4点) ◾完善落实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政策(3点)

钴酸锂(LiCoO2)是最早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于其具有很高的材料密度和电极压实密度,使用钴酸锂正极的锂离子电池具有最高的体积能量密度,因此钴酸锂是消费电子市场应用最广泛的正极材料。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特别是5G手机等对锂离子电池续航时间和体积大小的要求不断提高,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高钴酸锂电池的充电电压可以提高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其充电截止电压已经从1991年最早商业化时的4.20V逐渐提升至4.45V(vs Li /Li),体积能量密度已经超过700Wh/L。 目

近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杂志上发表一项研究,阐述了一种更高效、更可靠的钾氧电池,这可能是解决电网长时间储能的关键一步。 这项研究围绕电池的阴极结构展开,阴极将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储存在金属氧或者金属空气电池中。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可以实现更便宜、更高效的能源储存,使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成为电网更可行的选择。 寿命制约电池进一步应用 “如果你想为电网选择一个完全可再生的能源来源,那么你需要经济的储能装置,可以储存多余的电力。当你不需要电力时,还可以

宁德时代 6月26日,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副会长单位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此前公司于2018年7月9日在欧洲建设动力电池生产研发基地,预计投资额2.4亿欧元,为进一步深化公司全球化战略产业布局,拟扩大对欧洲生产研发基地项目的投资规模,增加后项目投资总额将不超过18亿欧元。 公告显示,2018年7月,宁德时代与德国图林根州州政府签署了投资协议。宁德时代投资2.4欧元,在德国图林根州埃尔福特市设立电池生产基地及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 据悉,宁德时代的德国生产基地将主要研发与生产新能源汽车所搭

动力电池安全问题,自新能源汽车诞生以来,就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尤其是今年4月份以来,特斯拉、蔚来、比亚迪和上汽荣威等大牌电动车企产品也相继发生自燃事件,新能源汽车安全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欧阳明高院士 当前安全事故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致命隐患,而动力电池热失控是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的本质。而电池热失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主要发生在哪些环节呢?据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介绍,“负极析活性锂、内短路、正极释活性氧”可以解释超过99%的电池热失控事故原因。通过对2018年新能源汽车事故统计分析发现

近日,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执行会长单位通威集团子公司通威太阳能超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第一片电池片成功下线,电池片转化效率高达23%。 据了解,此次成功下线的超高效异质结电池片采用的是低温工艺制作,转换效率高、温度系数低、无LID、抗PID性能优,具备双面发电特性,双面率高达90%以上。 通威集团表示,通威太阳能超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第一片电池片的成功下线,离不开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三峡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通威太阳能全体员工精诚团结、戮力同心,研发团队挑灯
科技资讯 近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该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峰研究员团队在实验中利用光能如太阳能、人造光源和生物质如秸秆、林木废弃物等的下游产品为原料,制备出柴油和氢气,开辟了生物质能、氢能共同利用的新模式。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能源》上。 氢气是化学工业和面向未来的理想清洁能源,相关技术备受关注。据介绍,在光催化产生氢的过程中,光生电子可以还原质子产生氢气,而光生空穴如果不与反应底物发生作用,有可能会氧化光催化剂自身,进而导致生产氢气效率低,出现光催化剂失活等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

用户侧储能对于经济性、盈利能力的要求较高,也是市场化环境下发挥储能技术价值的重要应用场景,并有观点认为,当用户侧储能实现规模化应用时,储能行业才将真正迎来高速发展。对此,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组组长陈永指出,储能技术在用户侧的应用推广仍受制于成本、安全等因素,需要多样化的产业政策支持。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组组长陈永 问题一:目前用户侧储能落地的项目相较电网侧还比较少,用户侧储能在储能技术上需要哪些针对性地优化? 陈永:从技术角度来看,影响用户侧储能成本的主要有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