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浙江网7月31日电 近日,宁波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对控股子公司宁波晶元太阳能有限公司追加7000万元投资扩大多晶硅片的生产。“两年内我们要争取产值突破5亿元。”宁波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副总裁、晶元太阳能有限公司董事长干新德表示,晶元在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投资还会不断增加,总投资将从现在的1.1亿元增加到2亿元。 据了解,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链,包括原料高纯晶体硅、硅片、太阳能电池和电池组件4个环节。晶元是全国第一家生产硅片的厂家,在这个产业链条中处于中游,生产原料大部分依靠进口。目前,我市上游硅片制
新华网巴黎7月30日电 欧洲再生能源研究机构30日在巴黎发表公报称,欧洲太阳能市场需求旺盛,2006年的市场需求同比增长44.3%,新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达到300万平方米。 据该机构的统计,至2006年年底,欧盟25国已经安装完毕且正在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已超过2000万平方米,产生的热能相当于14280兆瓦的发电量。 德国是太阳能市场增长最快的欧洲国家,2005年,德国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面积为98万平方米,2006年增长到150万平方米。在其他欧盟国家
近日,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自主研发的物理提纯法,产出了99.9999%以上纯度的太阳能电池硅产品,能耗较国际通行的提纯法大为减少,这是记者日前从中科院上海分院获悉的。这一成果使我国首次实现了对日、德等原进口国的出口,确立了在国际光伏产业链上的地位。 太阳能是全世界的“朝阳产业”。该产业的基础材料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的基础材料则是高纯度多晶硅,但我国现阶段绝大部分依赖从德、日等国进口。由于近年来全球多晶硅市场呈供不应求之势,进口不但价格抬高,且颇多限制。 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德国“西门
内容提要 安全、可靠、充足、经济的电力供应,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作为以投资、建设和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国家电网公司在发展农电事业、服务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适应新农村建设对农电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国家电网公司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户户通电”、新农村电气化、农村生物质发电等重大工程,以发展农电事业助推新农村建设。 电力是现代文明的标志,电力工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大力
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大规模开发利用作为清洁能源的可再生资源显得日益重要。可再生能源进入能源市场,已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欧盟规定,其成员国的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将于2010年达到12%,2020年达到20%。美国提出,到2020年生物燃料在交通燃料中的比例达到20%;瑞典提出,2020年之后利用纤维素生产的燃料乙醇全部替代石油燃料,彻底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国家发改委近日就我国生物燃料产业发展作出3个阶段的统筹安排:“十一五”实现技术产业化,“十二五”实现产业规模化,201
2007年7月31日,绵世股份与中国风电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关于设立内蒙古联合风能投资有限公司(暂定名)的合资合同》。根据约定,合资公司注册资本7600万元,其中公司投资3876万元,持有该公司51%的股权;中国风电投资3724万元,持有该公司49%的股权。 本项投资事项不构成关联交易。 本项投资事项已经公司于2007年7月31日召开的第五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无需经过公司股东大会或其他有关部门的批准。
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发改厅厅长林回福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透露,为了应对明年电力短缺的问题,海南省将着力发展新型能源,其中今年将建3个风能发电厂,作为2008年电力供应的一个补充。 林回福介绍,海南省已将新能源利用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对风能、生物质能、乙醇等新型能源进行研究和规划。今年海南省将马上启动风能的建设,预计年内开工建设。
新华网北京7月30日电(记者 黄全权)来自国内电力机构的情况显示,我国生物质发电项目正步入发展加速期。截至目前,国能山东垦利等5个项目已实现并网发电,到年底将投产项目15个,装机容量达31万千瓦。与此同时,5大发电集团等作为投资主体的项目也正加紧开展。 根据我国“十一五”规划的有关内容,我国将“加快开发生物质能,支持发展秸秆发电,建设一批秸秆和林木质电站,生物质发电装机达550万千瓦”。 那么,作为一种利用农业、林业废弃物为原料的发电方式,生物质发电将怎样影响农村
昨日,来自国内电力机构的情况显示,我国生物质发电项目正步入发展加速期。对此,国能公司负责人表示,如果中国生物质能利用量达到5亿吨标准煤,就可解决目前中国能源消费量的20%以上,每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近3.5亿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减排量近2500万吨。 我国可开发的生物质能资源总量近期约为5亿吨标准煤,远期可达到10亿吨标准煤。目前,国能山东垦利等5个项目已实现并网发电,到年底将投产项目15个,装机容量达31万千瓦。据悉,五大发电集团等作为投资主体的项目也正加紧开展。 根据我国“十
本报讯(记者 杜新达)今天,昌平区政府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石化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正式落户昌平。这标志着昌平打造区域能源科技产业基地的进程又前进了一大步。 据介绍,截止到2006年底,昌平园共有以中石油为代表的能源科技企业293家,占园区企业总数的16.8%,其工业总产值和总收入分别占园区总量的60%以上,行业分布包括石油、煤炭、电力等传统能源行业以及太阳能、风能、核能、能源载体等新能源行业。园区正式被定位为以发展能源科技及生物医药为主要产业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