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格兰政府日前透露,即将制定的新环境法案将使苏格兰跻身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前线。该新法案将减排目标推进至国际航空业、船运业以及六种温室气体,目前法案草案已经获得环保组织的一致欢迎。 据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报道,苏格兰官方在最近召开的苏格兰民族党会议上首次公布了该法案及其拟采取的措施。苏格兰财政和可持续增长内阁大臣约翰·斯温尼(John Swinney)认为这将是世界上最为积极的全球变暖法案。他说:“上周我高兴地听到,英联邦政府站在与苏格兰政府一致的立场上将减排目标调整到80%。”
尽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但作为实体经济中的朝阳产业之一,风能正在成为全球资本追逐的新热土,而中国风电市场则被视作其中潜力最大的市场。 在以“世界风能赢在中国”为主题的2008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暨第四届全球风能大会上,来自全球的风电企业及行业专家向记者表示,风能无疑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最具商业化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风能巨头看好中国市场 “本届全球风能大会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我们之所以选择中国,就是看好中国广阔的风电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这也显
中新社广州十一月四日电(唐贵江 杨绮薇)记者今天从广东省气象部门获悉,英国国际发展部与中国国家发改委一行抵达广州,他们三日就中英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合作项目与广东发改委、气象、水利等部门进行座谈,这是中英双方在气候变化领域谋求合作的内容之一。 据介绍,英国国际发展部与中国国家发改委开展了中英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合作项目,广东是中国三个试点省份之一。 英国方面代表团与广东省发改委、气象、水利、农业、林业、卫生等行业、部门的官员和专家进行了座谈;三日下午,英国国际发展部与中国国家发改委一行还
“中国是阿尔斯通电力系统部的一个全球战略核心国家,也将继续是阿尔斯通最重要的市场。”阿尔斯通全球电力系统部技术高级副总裁苏巧思近日对媒体表示。 作为世界500强之一,阿尔斯通一直是全球电力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先企业,以创新和环保的技术而闻名。在追求业绩增长的同时,阿尔斯通注重环境保护。 2007/2008财年集团投入研发经费5.54亿欧元。目前,阿尔斯通在中国拥有18家实体和业务机构,员工总数近9000人。 自从进入中国后,阿尔斯通一直贯彻本地化战略。“我们在中国的业务系统拥有全面的
中国有很好的秸秆利用技术,关键是要转变观念发展环保产业;经济发达地区应该与相对落后地区开展合作,联合治理空气污染。昨天,在江苏省国际友好城市环保论坛上,来自加拿大、日本、新西兰等14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共同研讨环境保护政策和举措。 加拿大代表团顾问汤友志博士一直从事空气质量改善工程研究。他说,其实中国有很好的秸秆利用技术,他们刚刚在北京签订了一个合同,将引进中国的“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利用秸秆进行发电,是863计划的一个成果。加拿大也有很多秸秆没有回收,白白浪费掉了。他们把这个技术推广
江苏阳光(600220)今日公告,根据控股子公司宁夏阳光硅业有限公司与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前签订的总共价值27亿元多晶硅供需合同,宁夏阳光目前已经收到海润光伏1.5亿元定金。 根据江苏阳光今年7月公告的多晶硅供需合同,宁夏阳光2009年1月-12月全年供应海润科技太阳能级原生多晶硅1000-1200吨。如果宁夏阳光产出的数量超过约定数,则超过部分全部供应给海润科技,不得与第三方发生供应关系。 公告当时称,按现行市场价格,1000吨多晶硅约为27亿元,合同市场价按实际供货时市场
2007年11月1日,国家发改委开始正式颁布执行《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规则》为各类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制定了统一标准,同时,也规范了各地一哄而上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规则》被视作是国家对当时一哄而上的新能源汽车项目的一次严肃叫停。一年中,我们的厂家,我们的国家又做了些什么? 迫于高油价和环境的压力,新能源汽车产业似乎成了各国政府首脑案板上的要事。充塞在我们耳边的往往是些利好消息,诸如,新能源技术上又有新突破了,“股神”巴菲特大手笔投资比亚迪了……对于中国在
摘要: 据英国《卫报》消息,英国日前启动一项藻类生物燃料公共资助项目,计划将耗资2600万英镑(约2.8亿元人民币)于2020年前实现利用藻类生产运输燃料。 生物燃料通常指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乙醇、生物柴油等液体燃料,或者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氢、甲烷等气体燃料。用玉米和大豆生产生物燃料一度是炙手可热的项目,但全球粮价的大幅上涨使人们开始对这种能源“解渴”方式产生质疑。好在生物燃料的生产还有其他路径,比如,很多科学家目前正在打微藻的主意。 更高效、环保的“产油大王” 微藻是遍布全球水体的浮游植物
辽宁日报讯 记者金荣生报道 11月1日,位于鞍钢鲅鱼圈钢铁新区海岸边的3台125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全部并网发电,并网后3台机组都达到了每小时1250千瓦的满负荷,从而使鞍钢成为国内首家利用风能自发电的钢厂。 近年来,随着鞍钢壮大钢铁主业脚步加快,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走出一条别具特色的资源利用之路,鞍钢全面落实“减量、再利用、循环”的循环经济“3R”原则,不断探索引领钢铁工业发展的新概念工厂模式,将鲅鱼圈钢铁项目定位于实践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概念钢铁工厂。鲅鱼圈钢

点此浏览大图 发布时间:2008-11-3 14:59:00 有 效 期:30天 公 司: 广州零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 杜生 添加为商业伙伴 您好:我现在不在网上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