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两家风力发电商——龙源电力集团公司和中节能港建(张北)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最近在其风电设备公开招标文件中,指定要求选用韩国法兰,甚至明确标示法兰价格。法兰是一种盘状部件,主要用于风电塔筒的连接,其技术含量并不太高,国内成规模的法兰生产厂商已有近20家,而且产品质量稳定,并大量出口到发达国家。国内风电设备制造商认为,风力发电商在招标中指定供货商的作法,不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而且背后暗藏腐败玄机。(1月6日《经济参考报》) 风力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要途径,有着广阔的投产
由于新型动力汽车在节能减排上的突出作用,如何支持中国该产业的发展已经提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2007年11月《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的实施,标志着国家开始规范新型动力汽车项目。根据相关报道,近期国家财政部经建司司长王保安表示到2012年,财政部将向新能源车的推广使用投入200亿元,而科技部也同时公布了推进新型动力汽车商业化的“十城千辆”计划,这些均表明国家的配套政策有望真正实施。 我们预计目前财政部所拟定的200亿推广计划,重点在于充电电站的建设和电网改造,普通消费者购买时的财政补贴和
1月6日, 武汉百辆混合动力公交车投放运营,国家“十城千辆”电动汽车计划由此正式启动,从而开启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破冰之旅。与此同时,国家汽车产业振兴计划即将出台,新能源汽车将得到政府补贴并且补贴将向公共交通系统倾斜。 为分享新能源客车盛宴,国内至少有30家客车企业涉足其中。目前福田、安源、中通等少数企业已经成功入选科技部主导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程,意味着他们将抢得新能源客车产业化先机。 混合动力客车成主导 进入21世纪,全球面临着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世界各主要汽车生产国
江西赛维LDK太阳能有限公司(LDK.NYSE,下称“LDK”)近日推迟了旗下多晶硅生产项目进程,总计6000吨的多晶硅投产时间延期半年,将在2009年年中实现产能。 作为无锡尚德、CSI阿特斯及Q-CELLS等公司的商业伙伴,LDK为他们供应硅片,2008年第一到第三季度LDK都实现了业绩增速,但金融危机LDK没能逃过。 1年前,LDK斥重金投资1.6万吨多晶硅的原因是,希望能将多晶硅下游产品硅片生产成本拉低。为此,2008年底LDK拟达产总计6000吨的多晶硅产品:5
本报讯(记者柳志卿)记者昨天从中科院2009年工作会议上获悉,中科院已正式启动实施太阳能行动计划。 该计划以2050年前后使太阳能作为我国重要能源为远景目标,确定2015年分布式利用、2025年替代利用、2035年规模利用三个阶段目标,从光伏、光热、光化学、光生物等太阳能转化利用的几个主要途径所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作为突破,并在核心技术研发、应用示范和转移转化等几个层面实施太阳能行动计划。 中国科学院通过启动这一计划,将联合全国相关科技力量,寻求新原理、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的突破
中国是农业大国,可以提供大量生物质能资源。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生物质能属于清洁燃料,燃烧后二氧化碳排放属于自然界的碳循环,不形成污染。因此很多专家主张大力发展生物质发电产业。 生物质是传统的可再生资源,在工业革命以前,一直是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能源。由于化石的出现,目前生物质能利用量已经很小。随着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物质能利用又重新成为人类的选择,但利用技术将更加先进,生成的产品将可替代目前的电力、石油、天然气等所有现代能源。 生物质能产业前景广阔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
——兼谈中国的能源结构 能源结构调整是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国能源发展要降低对国际石油的依赖;二是中国电力产业发展要降低煤电的比重。概括来讲,就是要减少对石化能源资源的需求与消费,把水电开发放在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优先地位。 降低国际石油依赖 保证石油安全 中国能源发展降低对国际石油的依赖是出于对石油安全的考虑。据统计,2007年中国生产原油18665.7万吨,同比增长1.6%;2007年中国净进口
占地15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美元的美国第一能源集团风能装备制造基地,11日上午在沈阳市浑南新区投产。在投产仪式上,美国第一能源集团和美国通用电气运输系统集团签署了合资合作协议,入驻该基地的德国富兰德风能技术(沈阳)公司也正式揭牌。 据了解,美国第一能源集团(A-Power)风能装备制造基地位于沈阳市浑南新区东部,下设沈阳瑞祥风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和沈阳金祥电能设备有限公司,主要生产2.7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年产量为300台。基地还拥有750千瓦和225千瓦风力发电机组装配制造生
本报讯(记者 夏命群)日前,我国第一本能源评论类杂志——《能源评论》在京创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被聘为特约编委。 据悉,《能源评论》为月刊,采用国际大16开印刷、国际风格设计,每月1日出版,面向全社会公开发行。作为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内第一本能源评论类杂志,其评论将请国内权威专家进行指导,汇聚各方智慧,并主要针对国内新能源、水电、石油、电动汽车、核电、煤电等领域发表看法。
新华社宜昌1月9日电(记者 江时强、徐烨)9日上午,湖北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首期年产1500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建成投产,这是目前我国已投产的规模最大的单条多晶硅生产线。 该项目由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约60亿元,规划占地1500亩,分三期建成,属于湖北省“十一五”计划的三大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广东省、深圳市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合作重点项目之一。项目首期年产1500吨高纯多晶硅项目于2006年10月奠基,2007年6月正式动工建设。2008年12月30日,第一炉高纯多晶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