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能源网讯:中国交通运输领域石油消耗比例高达34%,碳排放约占我国总体碳排放的23%。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节能减排的必然选择。 20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大幕正式拉开。从国家补贴政策出台到新能源试点城市的圈定,新能源汽车发展正式走上了产业化道路。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会议上,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发改委四部委相关领导针对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生产研发、电池标准及充电站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细节化的讨论。 充电
王恒(化名)终于暂时不用担心光伏市场会不会“崩盘”的问题了。 作为江苏常州市某光伏组件企业的市场部经理,他在今年一季度时还曾忧心忡忡地向本报记者表示,“今年光伏行业前景不妙,如果德国削减补贴后市场起不来,可能会有一大批光伏组件企业在8月份以后倒闭”。 但如今,他的担心被证明是过虑:至少目前看来,整个光伏市场正重新被一片乐观、亢奋、激昂的情绪所裹挟。 之所以出现这一局面,一方面是由于德国市场在补贴下调的背景下非但没有萎缩,反而需求受到很大刺激,另一方面则要归因于中国内需市场的启动。据中国可
国际能源网讯:第二届中国(无锡)新能源大会暨太阳能展览会将于9月17日-19日在无锡举行。展览会将以“低碳经济与新能源”为主题,拟邀请国际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世界是平的》和《世界又挤又热又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得曼、欧洲光伏协会主席、美国可再生能源协会主席、尚德施正荣博士、比亚迪总裁王传福等著名专家和企业家来锡演讲。大会组委会还将首次推出“2010中国十大新能源人物”评选、“2010中国新能源企业30强”排行榜。 截至目前,已有尚德、比亚迪、晶澳、阿特斯、茂迪、俊鑫、国
8月4日上午,来自中国及东盟各国的近百名政府官员、科研人士、企业代表齐聚昆明,热议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并借此寻求合作。 这正是今日在此间开幕的中国东盟太阳能开发利用国际科技合作论坛的一个重要环节。论坛的举办旨在让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提供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推动科技资源与成果共享,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合作向多层次、高水平发展。 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项目官员肖蔚在论坛上表示,近年来,开发利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中国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减轻环境污染、调整能
从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演化路径和外部可利用资源约束来看,实现低能耗和低碳增长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战略抉择。不过实事求是地说,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石油、煤炭这些传统化石能源仍将肩负中国主要能源的角色,而新能源还只能起到补充作用。因此,限制高能耗、高污染项目,提高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是更容易取得成效的路径。 7月以来,包括英国《金融时报》、美国《华尔街日报》在内的欧美媒体纷纷转引国际能源署(IEA)最新统计数字,大肆炒作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费国”这一话题。无独有偶,英国石油公司(BP)
2010年7月31日电(吴永其)7月30日,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在上海市闸北区区委书记方惠萍、区长周平的陪同下到晶澳公司参观。晶澳公司CEO方朋、助理总裁许建波陪同参观了公司一楼展厅。 在参观过程中,方朋就公司的经营状况、产业规模、科技创新投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等情况作了详细介绍。艾宝俊说,晶澳所从事的产业是个朝阳产业,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企业发展到现在,科技创新投入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艾宝俊表示,政府一定会全力支持企业发展,为企业排忧解难,同时希望晶澳能抢抓机遇,迎接挑战,不断
能否解决移民补偿问题和生态保护问题,关系到能否实现水电的大规模开发。能否实现水电的大规模开发,关系到能否实现我国“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的能源目标。水电电价市场化改革是被业界公认的解决水电开发项目所产生的移民补偿问题和生态保护问题的突破口。 事实上,在整个“十一五”期间,我国水电开发项目的核准速度出现明显停滞,水电开发速度也相应放缓。主要原因是此前水电开发项目存在移民补偿问题和生态保护问题,这直接影响到上述目标的实现。 随着我国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降耗等政策的推
国际能源网讯:近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络发布两份报告指出,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连续第二年超过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份额持续增长;中国风电增长迅速,成为2009年的亮点。同时,报告指出,扶持政策对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可再生能源份额持续增长 这两份报告分别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10全球可持续能源投资趋势》和可再生能源全球政策网络发布的《2010可再生能源全球状况报告》,由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和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络主席
从人类的祖先尝试使用火开始,数十万年来,可再生能源这种最为古老的能源利用方式支撑着人类的文明进程。 在新的历史时期,当人类面临着日益突出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时,这些古老的能源利用方式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而且由于新技术的使用,它们正在引发一场新的能源革命。 (一) 人类利用风能的历史悠久,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风能的国家之一。《天工开物》一书中曾记载,“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说明当时已有风车问世。另外,埃及、荷兰、丹麦等国也都是世界上较早和普遍利用风能的国家。但长期以来,风能没有引起

在最近举行的日本2010年度清洁发电及智能电网展上,众多与太阳能、水力和风力利用有关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受到关注。 若狭湾能源研究中心开发出一种透过聚焦型太阳能灶,阳光透过太阳能电池板聚焦后投射在下部的接收装置上,这种太阳能灶温度可高达2500摄氏度,效率远高于传统的反射聚焦式太阳能灶,它还能借助太阳光自动追踪装置,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该中心说,这种太阳能灶既能用于烹饪,也可用来发电。 日本气象股份公司开发出一种气象预报模拟系统,除能预报气温、风向、风速、降水量等外,还能预报远东地区任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