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固定广告
NEX 2025
路甬祥:大力开发太阳能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人民网北京9月19日专电 (记者赵永新) “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是人类解决未来替代能源问题、可再生循环利用的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18日在致世界太阳能大会的贺信中说。 18日上午,2007世界太阳能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国际太阳能学会成立50多年来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的可再生能源会议。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近千名代表将就包括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广泛研讨。 路甬祥在贺信中说,过去的100年,是人类历史上经济科技发展最快的世纪。100年间,世界人

发布时间:2007-09-20 10:42:00
全球能源专家聚京 共话太阳能未来发展

在今天开幕的2007世界太阳能大会上,科技部副部长尚勇透露,科技部将会同其他部门,共同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倡导世界各国科技界、产业界携起手来,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地球,共同研究、开发可再生能源技术,并推动其广泛应用,造福全人类。   尚勇指出,中国坚持走科学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把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技术作为突破能源紧缺瓶颈和改善环境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可再生能源法》等一系列政策与法规出台,为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中

发布时间:2007-09-20 10:30:00
21家企业首获太阳能标准双认证

新华网北京9月19日电(记者 顾瑞珍)近年来太阳能热水器产业作为一个阳光产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首批共有21家企业19日获得了中国环境标志太阳能热水器和集热器的认证。     环保总局环境发展中心主任陈燕平说,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与传统的能源相比,它具有清洁和可再生的特点。大力发展太阳能等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对于节能减排、减缓气候变化、保护人体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帮助太阳能行业实现整合,淘汰那些质量差,无研发、制造能力和售后服务落后的小作坊式企

发布时间:2007-09-20 10:30:00
太阳能发电短期难见规模

商报讯(实习记者 牛顺生)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孟宪淦昨日对记者表示,短期内中国太阳能发电不能像风力发电那样做到规模发电,其主要原因是成本和技术问题。   “当前太阳能发电成本高,导致上网电价达到4到6元/度,与煤电相比有较大差距。”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太阳能发电70%的成本来自太阳能光伏电池。   从技术层面,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表示,国内生产的硅板的效率在4%到6%,而国外生产柔性硅板的效率能够达到8%。据了解,晶体硅为生产太阳能光伏电池的主要原

发布时间:2007-09-20 10:11:00
五大企业逐鹿市场 风电轴承行业机遇与风险并存

今年9月1日,由洛阳轴承LYC公司起草的《滚动轴承风力发电机轴承标准》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荐执行。在当前风电行业风起云涌的形势下,作为风机关键基础件的轴承引起了众多企业的关注。专家认为,行业龙头公司当是行业景气度的最大分享者,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必须乘势而上,做大做强;对于中小规模的公司,培育实力、量力而行则是上策。 五大企业逐鹿市场 行业资深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何加群指出,当前,国外企业纷纷“抢购”中国生产的风电轴承,为相关龙头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何加群告诉记者,目前,我国风

发布时间:2007-09-14 10:41:00
华电新疆首台风力发电机组亮相

9月10日,华电新疆小草湖风电场第一台风机塔筒、机头、叶片一次组合吊装成功,以俊美的身姿亮相边城,它的建成将成为华电在疆风电开发的里程碑,标志着自此华电在新疆有了自己的风力发电机组。     新疆华电小草湖风电一期工程装机容量为49.5兆瓦,拥有54台750千瓦和6台1500千瓦风机,计划年底前并网发电。     自开工以来,小草湖电场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5月26日施工队伍进入现场60天的时间里,7级以上全天刮风天数26天,半天刮风天数4天;无风(五级以下)天数30天,进入6、7、8月气

发布时间:2007-09-14 10:34:00
山东章丘秸秆变成新能源

记者12日从山东省章丘市政府获悉,为解决秋季乱烧秸秆的问题,章丘市水寨镇把秸秆变成高密度固化型燃料,这种压块燃料的燃烧值与中等煤炭的热值相似,可用于很多领域。     据介绍,章丘市水寨镇地处章丘北部,北靠济南国际机场,南临济青高速公路,地处交通要道,焚烧秸秆会给省城的交通带来隐患。     今年初,水寨镇引进了“生物质燃料致密成型技术开发”项目,利用玉米秸、麦秸、麦穰、豆秸等生产高密度固化型燃料。这种压块燃料的燃烧值与中等煤炭的热值相似,可替代煤炭广泛用于民用炊事、取暖等领域。通过这个

发布时间:2007-09-14 10:15:00
2050年太阳能发电将满足人类1/4的能源需求

    新华网北京9月12日专电(记者岳瑞芳 孙晓胜)在12日于此间举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上,世界太阳能电池权威专家、诺贝尔环境奖获得者马丁·格林表示,如果想进一步减缓由于使用化石能源而引起的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能源过渡将是最好的办法。他预计,这种过渡将在未来10到20年内产生。     据悉,目前全球大部分能源消费来自于化石能源,主要是天然气和石油,天然气和石油是全球能源消费的主要支撑。马丁·格林表示,未来10到20年将是人类从化石能源转向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

发布时间:2007-09-14 10:00:00
马丁•格林:太阳能电池未来5年发展潜力巨大

新华网北京9月12日专电(记者 岳瑞芳 孙晓胜)在12日于此间举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上,世界太阳能电池权威专家、诺贝尔环境奖获得者马丁·格林表示,太阳能市场开发目前正在蓬勃发展,且主要集中在光电领域。未来五年,太阳能电池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马丁·格林说,光电领域是太阳能发展的新领域,这种技术就是把太阳能进一步聚焦转化成电能,也是一种更为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几乎每年太阳能电池的安装数量都在成倍增长。     他说,目前很多中国公司在制造大量的太阳能电池,在这个领域中国已

发布时间:2007-09-14 09:59:00
专家热议可再生能源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

                       可再生能源将成新的支柱产业 9月12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陈勇教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能源与环境学术论坛”上,高谈阔论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进展与发展趋势,使听众大受裨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能源与环境问题越来越凸现,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全球共识。据透露,中国能源的消费量大致为世界能源消费量的1/10,这就意味着中国仅利用世界1/10的能源满足了世界1/4人口发展的需求。在能源结构中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14.

发布时间:2007-09-14 0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