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4日,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指出,到2027年,碳足迹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到2030年,碳足迹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 以下为通知原文: 关于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厅(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委、管委、局)、交通运输厅(局、委)、商务主管部门、国资委、市场监管局(厅、委)、数据管理部门;

6月4日,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指出,到2027年,碳足迹管理体系

近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提到为提升电力系统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将加快推进新能源配套电网项目建设。 此外,《通知》中强调,500千伏及以上配套电网项目,国家能源局每年组织国家电力发展规划内项目调整,并为国家布局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等重点项目开辟纳规“绿色通道”,加快推动一批新能源配套电网项目纳规;500千伏以下配套电网项目,省级能源主管部门要优化管理流程,做好项目规划管理;结

5月27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发布《关于有序推进光伏治沙项目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中提到,开展光伏治沙项目建设,对于推进生态治理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省级能源和林草主管部门按照国家相关规划和政策文件要求,组织编制本地区光伏治沙实施方案,并与当地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充分衔接,明确光伏治沙项目建设的空间布局、治沙方式和生态要求。 以下为通知原文: 内蒙古、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省(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能源、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国家

开展光伏治沙项目建设,对于推进生态治理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4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4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0.1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6.7亿千瓦,同比增长52.4%;风电装机容量约4.6亿千瓦,同比增长20.6%。 1-4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1097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49小时。其中,风电789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77小时;太阳能发电373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42小时;核电2471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1小时;水电785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48小时;火电1448小

5月15日,工信部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和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的《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指出,2024年5月―12月,选取适宜农村市场、口碑较好、质量可靠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开展集中展览展示、试乘试驾等活动,丰富消费体验,提供多样化选择。组织充换电服务,新能源汽车承保、理赔、信贷等金融服务,以及维保等售后服务协同下乡,补齐农村地区配套环境短板。落实汽车以旧换新、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等支持政策,将“真金白银”的优惠直达消费者。 工业和信息

工信部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和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的《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5月14日,国家发改委公开发布《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本规则所称的电力市场成员包括经营主体、电力市场运营机构和提供输配电服务的电网企业等。其中,经营主体包括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含储能企业、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电力市场运营机构包括电力交易机构、电力调度机构。 以下为通知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 第20号 《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已经2024年4月18日第11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5月8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及公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意见中提到,企业应制定包含产品单耗指标和能耗台帐,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用能设备和生产工艺。鼓励企业调整用能结构,使用光伏等清洁能源,建设应用工业绿色微电网,开展节能技术应用研究,制定节能规章制度,开发节能共性和关键技术,促进节能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原文如下: 为进一步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管理,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对《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