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引言 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表明,能源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因此,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长需要有可持续性的能源产出作支撑。但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石化能源的有限性已经多次为人类敲响了警钟,再加之因石化能源利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一切都使得世界各国政府重新审视其能源战略。目前,各国的能源战略均反映了两个明显的政策导向:一是开发利用替代石化能源的新能源,由此使能源消费结构在完成由煤炭向石油的转化后向着高效、清洁、可再生、低碳或者无碳的天然气、核能、太阳能和风能等方向发展;
国 务 院 办 公 厅 文 件 国办发[2007]36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 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业协会、商会(以下统称行业协会)发展较快,在提供政策咨询、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发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措施不配套,管理体制不完善,行业协会还存在着结构不合理、作用不突出、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按市场化原
综合外电5月28日消息,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计划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兴建太阳能发电项目以压低发电成本,此举旨在加大可再生能源在所有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中国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处处长史立山在参加5月26日的一个行业会议后表示,中国计划通过在这一新兴行业中引入“合理的竞争”来提高太阳能发电量。 中国计划在2020年前的15年间投资1.5万亿元人民币(1,960亿美元),以提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并降低污染。中国希望在2020年前将包括风能、太阳能以及生物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
在“中国替代能源与电力国际峰会2007”上,财政部经济建设司经贸处处长郎福宽表示,我国对新能源发展的财政支持重点将放在能对石油进行替代的产品和技术上。 郎福宽说,我国能源替代应以石油替代为核心,因为我国能源最根本的矛盾是结构性的矛盾,特别是石油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因此,努力提高我国石油安全保障能力是我国发展新能源考虑的首要问题。同时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煤的替代,从总体上缓解我国能源供应与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按照上述思路,并结合我国资源状况,我国财政支持新能源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变性燃料乙醇及车用乙醇汽油“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已由国家发改委制订完毕,很快将公告。知情人士透露,按规划,到“十一五”末期,中国燃料乙醇的年产能将由现在的刚刚超过100万吨达到500万吨。若此目标能实现,“十一五”期间,全国绝大部分省份的燃料乙醇的生产布点工作将基本完成,企业也将面临新一轮的“供应权”之争。 燃料乙醇急需扩张市场 燃料乙醇是以10%的比例掺烧于汽油当中的一种新型燃料。由于酒精用于汽油燃料是一种新的使用方法,国家采取稳妥推进的策略,即定点生产、在部分地区试着封闭销售,即
新华网西宁5月15日电(记者赵颖、钱荣)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近日出台了《2007年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方案》,确定今后将重点推进太阳能资源在建筑中的推广应用。 青海省建设厅科技处负责人说,由于地处青藏高原,青海太阳辐射强度大,光照时间长且分布均匀,热能质量较好,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利用性极强。今年,青海省太阳能资源应用重点之一是要解决太阳能热水器和建筑的配合问题。此外,太阳能还将作为一种“补充能源”用于采暖。 目前,青海省高寒农牧区的一些中小学校已经开始探索建设太阳能采
目前我国已有数十家生物柴油企业,总设计能力超过300每年万吨。然而,原料短缺使企业无法展开大规模生产。目前中石油、中粮等企业正尝试与国家林业局合作,大量种植野生油料作物来解决原料问题。 5月1号,由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的B100生物柴油国家标准(简称国标)将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生物柴油的第一个国家标准,虽然只是推荐使用而非强制,但作为生物柴油产业正规化的第一个标准,意味着这种替代能源将在官方认可下正式登场。 “国家目前还正在组织制定B5和B10生物柴油的国家标准,这是具体指导成品油
国家发改委近日在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节约能源法》实施情况意见和建议的报告中透露,要稳步发展替代能源,编制实施《生物燃料乙醇及车用乙醇汽油“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启动一批生物燃料乙醇非粮试点项目。 该报告在提及下一步工作时指出,要以生物化工关键领域为重点,实施一批具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生物质产业示范项目。抓紧开展生物柴油基础性研究和试点前期准备工作。加快煤制二甲醚、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示范工程建设。 报告还指出,要加快先进适用节能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全面实施十大
在全球投向可再生清洁能源资金数量激增的同时,一个问题伴随而来:面对新能源开发愈演愈烈的态势,政府应该怎么办,是主动出击还是坐观其变?也许会有人说,政府当然应该主动出击,积极参与,毕竟新能源作为新兴事物,还需要扶上一程。但也有人认为,能源体制的转化是一个市场进程,可以靠价格机制的引导完成。即,石油资源一旦开始枯竭,油价就会作出反应,新能源的吸引力因而提高,成为投资开发的新目标。而政府的介入,只能干扰这一进程的自然发展,增加能源体制转换的成本。 从全球范围来看,由政府参与的新能源开发案例越来
记者日前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则》)意见征求工作已于近日结束。目前国家发改委有关工作人员正在对各类意见进行汇总、整理,并着手讨论修改工作。 这份于3月初公布的《规则》在鼓励企业研究开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对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准入作出了严格的限制。企业若要在国内制造、销售新能源汽车,必须满足15项准入条件及考核。其中生产条件要求分为否决项和一般项两类,一般项不符合的比例以不超过20%为上限,但现场考核否决项只要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就视为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