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市场传闻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大型风电企业和大风机研发制造的扶持政策,该政策涉及财政投入、税收优惠和金融扶持等几个方面,并有望在今年“两会”后出台。据科技部官员透露,“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重点扶持3-5兆瓦陆上以及5-10兆瓦海上风机的研发制造。 接近国家部委的消息人士则透露,包括风电行业在内的新能源产业政策正在制定当中,该政策主张扶持大型风机的研发和制造,有利于进一步加强行业领先企业的优势和提高行业的集中度。国家能源局称,在“十二五”期间,我国7个千万千瓦级基地中的甘肃、河北、吉林、蒙东、
商报讯(记者 张涵)财政部和住建部近日就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申报联合下发通知,将今年项目示范申报的截止日期定为2011年3月10日。这标志着我国2011年将继续支持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但此次补贴力度较此前有所下降。研究人士指出,随着成本下降,降低补贴可以减轻政府负担,但此次调整幅度较大,有可能使建筑商利润变薄而影响积极性。 我国政府采用补贴方式支持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始于2009年,今年已经是第三年公布支持方案。目前,建筑一体化已经成为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中国可再生能
为突破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领域的瓶颈,浙江省电力公司安排浙江省电力设计院,在完成浙江省及省内11个地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基础上,于近期启动《浙江省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服务网络跨区域互联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规划将为浙江省建设具备网络化、智能化、标准化特征的智能充电服务网络,实现充电服务设施网络在全省“面”的覆盖的目标描绘美好的蓝图。 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实现充换电 “一卡通”,是保证电动汽车能够跑遍大江南北无后顾之忧的前提。我省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服务网络跨区域互联规划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发展成就斐然,迅速崛起为世界能源大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跃居世界第一。同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异军突起,能源结构和生产布局明显优化,能源安全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我国开工建设了一大批重大能源工程,建成了一批重要的能源基地。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王思强:“我国新增电力装机超过4.3亿千瓦,全国总装机达到9.5亿千瓦,电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原油产量稳定在1.9亿吨左右,居世界第五。原油加工能力达到5亿吨/年。西气东输二线西段
进入“十二五”,新能源汽车也跨入产业化阶段,并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十二五”规划中的重中之重。作为国家节能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汽车更是被列为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将继续在资金和政策层面给予重点支持。 最新的消息显示,单独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十二五”规划最快可能在“两会”后正式出台,中国产销目标直指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的‘十二五’规划,就是即将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下称‘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位参与政策制定的业
建筑节能减排依然举足轻重 不久前,“2010中国房地产业与市政工程建设发展高峰论坛暨建筑节能减排"十一五"成就盘点”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发改委法规司副司长郝雅风在会上指出,当前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低碳技术正在兴起,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发展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新领域。中国建筑(601668,股吧)节能减排产业联盟秘书长孙慧琴表示,在未来“十二五”规划的实现进程中,建筑节能减排的进展依然举足轻重。 建筑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 去年,联合国环境署在上海世博会发布了建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随着政策推动,新兴产业太阳能成为非石化能源的主要结构力量。而近期国家太阳能行业强制性标准的制定,把太阳能热水器的主要能效门槛提高一个等级,推动了太阳能行业的规范化进展,标志着昔日混乱的太阳能行业“渐入佳境”。 太阳能行业加速洗牌 由于太阳能行业门槛低、利润大,且在产业发展之初国家政策相对较松,导致一些非太阳能企业跨领域模仿生产,并有大量作坊式的太阳能企业混入市场。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行业监管力度的加大,洗牌便成为行业必然。从2008年第一次太阳能下乡带来近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讯:据最新消息,工信部、国家发改委以及环保部等三部委,周一联合发布《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以促进多晶硅行业节能降耗、淘汰落后和结构调整,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条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条件》表示,在政府投资项目核准新目录出台前,新建多晶硅项目原则上不再批准。并要求太阳能级多晶硅项目每期规模大于3000吨/年,半导体级多晶硅项目规模大于1000吨/年。 《条件》同时对多晶硅行业的资源回收利用及能耗、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安全、卫生和社会责任以及监督与管理均作出了明确规定
“没有充分的证据显示我国经济增速会出现大幅度趋缓的现象,预计“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年均增速仍高达9.7%。”1月15日,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魏一鸣教授在《“十二五”能源和碳排放预测与展望》发布会上这样表示。 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特征明显的“十二五”时期,认识我国的能源和碳排放状态,将有助于我们更加从容地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北理工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所发布的《“十二五”能源和碳排放预测与展望》,为我们提供了这一途径。 扩张:能
中国24日发布了一项多晶硅行业的准入门槛,要求太阳能多晶硅项目每期规模要大于3000吨/年,半导体级多晶硅项目规模大于1000吨/年。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29个省市区共有370家光伏企业,其中多晶硅企业80多家。有关人士此前指出,中国多晶硅生产还没有统一的能耗、占地及环保标准,多数多晶硅企业在成本、质量等方面仍难以与国外企业抗衡。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发改委、环保部共同了制定了这项产业政策。新的产业政策在布局、资金、环境保护、土地使用、资源回收等方面都设定了条件。 根据新的产业门槛,在政府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