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固定广告

【理事】三聚阳光罗啸解读专利分析赋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2025-10-02
新闻来源: 全联新能源商会
查看次数:1164

近日,我会主办的以“低碳应用,市场多元”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新能源国际论坛暨展示在北京顺利举办。在海上新能源论坛上,我会理事单位、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咨询事业部总监罗啸以《专利分析助推新能源产业发展》为题作演讲分享,深入解读专利分析在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风险防控及全球化竞争中的关键作用。

图片


罗啸在演讲中指出,新能源行业是专利高度密集且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领域,每年全球 90% 以上的创新成果均以专利形式呈现。专利文本中蕴含的技术、法律、商业三类核心信息,与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及商业模式创新紧密相关。通过专业专利分析,不仅能实时掌握行业技术动态、辅助研发方向规划,更可提前开展侵权预警,帮助企业完善专利保护体系、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专利壁垒,为创新成果保驾护航。


为具象化专利分析的实践价值,罗啸以 “海底数据舱” 技术案例展开分享。该技术由微软于 2013 年率先构想,旨在将云计算服务器集群布局于近海海底,借助海底 10-20℃的均衡温度降低散热能耗,同时可与海上新能源电力供应形成协同,是海上新能源多元融合发展的典型场景。国内某先驱企业瞄准该领域后,第一时间委托三聚阳光提供专利服务。


三聚阳光通过多维度专利分析,为该企业提供了全方位支持:一是精准定位技术水平,对比微软全球专利布局(2020 年已在 8 个专利组布局 50 余件专利,核心技术保护严密),明确企业自身技术优势与差距;二是深挖专利信息中的创新线索,为企业研发提供方向思路;三是严控法律风险,针对企业产品规划制定专利保护策略。例如,在企业 202X 年 10 月深圳国际展会推出样机前,三聚阳光于 9 月 30 日前优先完成产品外观与实用新型专利保护,核心内部技术则按计划分阶段完善。同时,围绕微软核心专利壁垒,为企业规划外围专利布局,通过一年左右时间逐步构建专利优势,有效规避侵权风险。


罗啸强调,海底数据舱与海上新能源的融合,正是 “风光储氢渔碳一体化” 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为深海经济与新能源产业协同创新提供了新路径。据介绍,三聚阳光已在新能源领域积累丰富服务经验,此前已与三峡新能源、金风科技、上海电气、国家电网等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从专利布局规划、侵权风险防范、技术情报挖掘等维度,为企业创新发展赋能。


最后,罗啸总结道,当前国内部分企业在技术与专利结合上仍以 “跟踪发展” 为主,理想模式应是 “并行发展、交叉发展”。专利分析工作可通过 “助力产品创新、助力专利布局规划、助力侵权风险防范” 三大维度,引导企业研发创新、构建高质量专利保护体系,最终帮助企业实现技术交叉甚至超越,形成自主技术路线,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来源 | CNECC

编辑 | 中华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