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联人才中心】紧扣人才定位,助力商会建设
全国工商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人才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和发展的决策部署,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启动实施了“新时代商会人才能力提升研修班”项目。

项目秉持“政治学习+形势教育+业务培训”的培养定位,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精准化的培训,全面提升商会负责人的政治把握能力、战略谋划能力、专业服务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三期全国班和四期地方班(江苏常州、广东江门、云南、广西),累计培训学员超过500人次,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特色鲜明、实效突出的商会人才培养体系。
研修班项目始终坚持以最高标准、最实举措、最优服务,为学员提供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和成长平台。
高站位谋划,把正政治方向。将政治性作为第一属性,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每期研修班都精心设置“第一课”和“必修课”,邀请全国工商联研究室、组织建设部等部门负责同志权威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商联和商会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阐释中国特色现代商会制度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通过强化政治训练,引导学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商会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高标准设计,优化课程体系。围绕商会负责人的实际工作需要,构建了“政治学习+形势教育+业务培训”的课程体系。政策解读方面,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部委司局负责同志,深入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社会组织管理最新政策、宏观经济形势等,帮助学员准确把握政策方向;形势教育方面,聘请清华大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等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讲授中美经贸关系等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实务操作方面,邀请广东、江苏、福建等地工商联领导和优秀商会秘书长,分享商会党建、规范化建设、服务平台搭建等实践经验;典型示范方面,组织学员开展“商会人才讲商会亮点”活动,让先进典型现身说法,实现互学互鉴。

高质量教学,汇聚顶尖师资。坚持“优中选优”原则,建立了一支由党政领导、知名学者、实战专家组成的多元化师资队伍。全国工商联研究室有关负责同志、清华大学教授、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负责同志、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负责同志、北京天元律师事务所主任、部分省市工商联业务骨干等一批权威专家先后授课,确保了教学的高质量和权威性。
高层次研学,拓展视野格局。充分发挥北京资源优势,组织学员赴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小米汽车工厂等机构参观研学,亲身体验科技创新最前沿,感受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力量;安排学员参观全国工商联会史馆,重温工商联70多年光辉历程,增强做好商会工作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现场教学,让学员开阔视野、启迪思路,实现了课堂教学与现场体验的有机结合。

高标准管理,培育优良学风。实行全封闭管理,制定严格的学员管理规定,成立班委和小组,实现学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人才中心干部与学员同吃同住、跟班听课,全程提供贴心周到服务。统一配备学习资料和班服,编印《工商联所属商会秘书长实务参考读本》《工商联所属商会常用政策法规汇编》等教材,营造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学习氛围。
研修班不仅是一个学习平台,更是一个交流互动、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生态圈。
破冰活动促进相互了解。研修班精心设计破冰环节,通过团队拓展活动,让来自各地的学员在最短时间内打破隔阂、建立联系。学员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速熟悉,为后续深入交流奠定基础。
分组讨论深化思想碰撞。围绕“以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商会制度为主线,深化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秘书长怎么看、怎么办?”等主题,组织分组讨论。学员们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畅谈学习体会,分享经验做法,提出意见建议,在思想碰撞中激发智慧火花。
履职分享展示特色亮点。举办“商会人才讲商会亮点”活动,为学员提供展示舞台。长沙市邵阳商会执行秘书长徐巧平、云南省滇商总会副秘书长郭春明等一批优秀学员代表,分享了各自商会在党建引领、规范化建设、服务会员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实现了经验共享、互学互促。
资源对接促进务实合作。充分发挥研修班的平台纽带作用,鼓励学员在学习期间开展业务对接和项目合作。许多学员通过研修班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研修班中,异地商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两地企业间的经贸交流;多位学员在培训后互访考察,落地了多个合作项目。
经过多期探索实践,研修班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学员普遍好评和社会广泛认可。
政治素养显著提升。通过系统学习,学员对党中央关于民营经济发展和商会建设的方针政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明显增强。学员们表示,培训后更加坚定了做好商会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更加明确了商会改革发展的方向路径。
业务能力全面提高。学员普遍反映,通过培训掌握了商会党建、规范化建设、法律服务、政策解读等专业知识,提升了实际工作能力。北京市房山区文创协会秘书长尹丽萍表示:“培训内容实用性强,学完就能用上,对我们开展商会工作帮助很大。”
视野格局极大拓展。通过学习研讨和参观见学,学员对国家宏观政策、经济发展趋势、科技创新前沿有了更深入了解,视野更加开阔,思路更加清晰。一位来自西部的学员感慨:“这次培训让我看到了先进地区商会的创新做法,找到了自身差距,明确了努力方向。”
同业网络广泛建立。培训为学员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同行交流网络,成为宝贵的资源宝库。学员们自发建立微信群、通讯录,保持长期联系,相互学习借鉴,合作共赢。许多学员表示:“参加培训不仅学到了知识,更结交了全国各地的朋友,这是最大的收获。”
示范效应持续放大。研修班的成功举办,在全国商会系统中产生了良好示范效应。许多地方工商联和商会组织借鉴研修班的模式和经验,开展本地区的商会人才培训,形成了以上率下、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研修班总结形成的“政治学习+形势教育+业务培训”的培养模式,为全国商会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国工商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全国工商联党组部署要求,持续优化商会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商会人才培训平台。
扩大培训规模。在总结现有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班次和招生规模,让更多商会人才有机会参加高质量培训。计划未来三年内,培训学员总数突破2000人次,基本实现省级工商联直属商会秘书长轮训全覆盖。
优化课程体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及时将党中央最新精神、国家最新政策、经济发展最新动态、科技创新最新成果纳入培训内容,增加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发展、国际经贸合作、人工智能等新课程,保持课程体系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创新培养模式。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培养模式,开发商会人才培训在线平台,建设精品课程资源库,为学员提供持续学习支持。同时,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组织学员深入先进地区和优秀企业实地考察,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强化跟踪服务。建立学员跟踪回访机制,持续关注学员结业后的成长发展,提供后续咨询和支持服务。组建商会人才库,凝聚学员智慧,开展商会建设理论研究,为商会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促进交流合作。搭建更加广阔的交流合作平台,组织学员论坛、经验交流会、项目对接会等活动,促进学员之间的持续交流和深度合作,打造“永不结业”的研修班。
来源 | 全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编辑 | 中华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