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X2025:零碳园区产业生态共建论坛】零碳重构,共筑绿色发展新高地
9月17日下午,第十九届中国新能源国际论坛暨展示(NEX2025)的“零碳园区产业生态共建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零碳重构,共生共建”为主题,邀请了国家级政策专家、地方政府代表以及提供“源网荷储智”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共同探讨零碳园区的规划路径、核心技术与共建模式,旨在推动产业园区从“引资”向“引智”与“引绿”并重转型。
论坛由全联新能源商会主办,商会低碳减排专委会、电气专委会(筹)承办,日出东方、中环控股集团、白云电气联合承办,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协办,得到了双良节能的大力支持。


全联新能源商会常务会长、低碳减排专委会主任委员、中环新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竹云为论坛致开幕辞。他指出,零碳园区建设是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关键实践,目前已从“概念探索”迈入“实践深耕”阶段并取得成效,但仍面临“协同难、落地难、可持续难”挑战。他呼吁全行业以重构的勇气、共生的理念和共建的行动,破解难题,并表示商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政策解读、技术交流和生态共建模式探索方面凝聚行业合力。期待论坛碰撞智慧、贡献方案,共同书写新能源行业绿色发展新篇章。
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秘书长马辉

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秘书长马辉也通过视频致辞,祝贺论坛召开,并强调新能源与环境产业正迎来共生共融的新机遇 。
全联新能源商会常务会长单位、日出东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朱亚林女士

全联新能源商会常务会长单位、日出东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朱亚林女士分享了零碳园区解决方案及案例实践。她通过展示从零碳家庭、零碳建筑到零碳园区的递进式实践案例,介绍了其“四硬一软”(光伏、储能、充电桩、空气源热泵及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并强调企业自身的发展路径、技术积累和全产业链支撑是成功实施零碳方案的关键 。

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副秘书长吴宏杰先生系统讲解了“六步法建设零碳园区”。他提出,建设零碳园区需遵循建立管理机制、搭建数字化能碳平台、构建绿色能源供给、发展绿色产业链、建设低碳基础设施和创造多元化减排途径六个步骤 。他还特别介绍了RWA(真实世界资产)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方式,如何通过区块链技术为新能源项目开辟融资新渠道。

全联新能源商会常务会长单位、中环新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环数科副总经理涂娟女士发表了题为“元年已至,未来已来——以‘源网荷储智’一体化构建零碳园区新生态”的演讲 。她指出,新能源行业已进入资产证券化的“黑铁时代”,零碳园区是优质绿色资产的核心载体 。她分享了中环数科在全国多地的零碳园区级及零碳工厂级解决方案,展示了如何通过顶层设计、零碳投资、虚拟电厂和碳交易服务,为地方政府实现产业升级与绿色化转型。

全联新能源商会常务会长单位、广州白云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云汇能源总经理李羽先生分享了“面向零碳园区新型能源系统构建的框架思路”。他分析认为,新能源发展正迈入“负荷为王”的新常态,分布式智能微网和绿电直供将成为主流 。他结合具体园区案例,提出了以消纳为核心,通过“内外双循环”的虚拟电厂和售电架构,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微网系统的整体思路 。

全联新能源商会副会长、广州汇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鲁军先生讲解了“生物质供热推动园区的降碳路径” 。他强调,生物质能作为一种被忽视的、天然的、可实现负碳排放的可再生能源,是替代化石能源以解决工业热能需求的“不二人选”,对于实现零碳园区的能源结构转型和降碳目标至关重要。

双良集团低碳设计院副院长王长城先生分享了“工业园区能源流的零碳解决方案” 。他从能源获取、转换、利用到最终散热的全流程视角,系统展示了电极锅炉、热泵、余热制冷、绿氢制备、CCUS等一系列节能降碳技术如何应用于园区能源系统,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和效率最大化。
全联新能源商会副会长单位,鑫明光(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一起建能源CEO莫义兴

全联新能源商会副会长单位、鑫明光(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一起建能源CEO莫义兴先生介绍了其创新的新能源投资与消纳平台。他展示了如何通过“新能源+互联网+新金融”的模式,将光伏、储能等电站资产打包上链,让全民都有机会参与投资,从而解决项目投资难和产能过剩问题,并介绍了其“千城万店”的线下推广计划 。其同事还补充介绍了如何为光伏等项目编写CCER方法学,将减排量转化为可交易的碳资产,开辟新的盈利途径。

浩金欧博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支持总监孙冰洁女士介绍了“空调节能技术在零碳园区的应用” 。她指出,中央空调系统是工业和公共建筑中的能耗大户,通过高效机房、温湿分控、余热回收等节能技术,可显著降低园区运营的间接碳排放,是实现零碳目标不可或缺的一环。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设计总院绿建中心专家吕楠女士以“多维融合构建零碳园区新生态”为题,分享了中电二公司作为专业的综合EPC服务商的经验 。她强调,实现零碳园区目标需要分阶段、分范围推进,并应建立涵盖规划、能源、资源、产业、运营等维度的综合指标体系,通过精益设计、建造和运维,将各项先进技术有效融合,最终实现绿色低碳目标。
在由全联新能源商会副会长、江苏蓝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红娟女士主持的圆桌对话环节 ,吴宏杰、朱亚林、涂娟、鲁军、吕楠、王长城以及浩金欧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林春等嘉宾代表齐聚一堂 ,围绕零碳园区如何从“引资”升级为“引智引绿”、实现零碳的核心技术路径以及如何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金融赋能”的共建模式展开了深入讨论 。与会者一致认为,构建开放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生态是零碳园区成功的关键,需要政、产、金各方打破壁垒,协同发力,共同推动零碳园区的落地与繁荣。
本次零碳园区论坛通过政策解读、技术分享与模式探讨,为产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系统性的方法论与实践工具箱。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各地规划建设零碳园区提供了宝贵借鉴,更推动形成了政府、产业、金融多方协同的共建生态,为以园区为载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
来源 | CNECC
编辑 | 中华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