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X2025:新能源AI融合创新论坛】AI智联新能源,重塑能源新生态
9月17日下午,第十九届中国新能源国际论坛暨展示(NEX2025)的“新能源AI融合创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 。论坛以“AI智联新能源——重塑能源新生态”为主题,汇聚了顶尖专家学者、AI技术领军企业与新能源行业巨头,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在发电预测、智能运维、虚拟电厂、电力交易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旨在以AI之力驱动新能源产业实现智能化跃迁 。
本次论坛由全国工商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指导,全联新能源商会新能源AI专委会主办,北京海开云创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大力支持。会议由全联新能源商会副监事长、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律师王惠红主持。


全联新能源商会副会长、新能源AI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新唐信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君为论坛致开幕辞 。他指出,在国家密集出台“人工智能+”相关政策的背景下,论坛恰逢其时 。他强调,科技与产业应互相成就、共融共生,产业界要尊重基础价值,科技界也要避免概念炒作,双方紧密协同,才能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

全国工商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科技服务处副处长李仁平以《从民营企业院士看科技创新生态打造》为题,分享了对5位民营企业院士的深度调研成果 。她指出,民营企业院士在注重打造创新平台、持续投入科研、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等方面展现了共同特质,并通过优化人才培育、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学研协同机制,在企业内外成功构建了创新生态 。

朗新科技集团AI研究院院长黄飞分享了其《AI赋能能源数智化:朗新九功开启新征程》的探索 。他介绍了以时序预测和AI智能体为双引擎的“朗新九功”AI能源大模型,该模型能够为电力市场化交易、虚拟电厂运营、聚合充电等复杂能源场景提供精准的预测决策支持,构建起覆盖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全链条的智能化能力。

全联新能源商会副会长单位、成都特隆美储能技术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谢茂军发表了《从预测到决策:AI驱动新型储能的闭环优化》的主题演讲。他深入讲解了AI算法如何通过电池健康评估、容量衰减预测、智能预警以及对负荷与新能源出力的精准预测,实现对储能系统从设备状态到市场交易的全链路闭环优化,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百度智能云一见产品部副总经理呼啸带来了《大模型时代的视觉智能基座,助力新能源企业重新定义看见的价值》的分享。他展示了“大小模型协同”的视觉智能基座如何赋能新能源企业,通过自然语言即可实现对安全生产、工序合规、设备质量等场景的分钟级AI能力构建与部署,推动企业从“无死角监控”迈向“无死角管理” 。

北京海开云创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代表刘殊旖介绍了《中关村高品质园区赋能AI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新范式》 。她分享了中关村科学城AI数字能源产业园如何通过打造智慧园区、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平台和提供全周期产业服务,为AI和新能源技术的融合创新提供物理空间与产业生态的成功经验 。

全联新能源商会副会长、江西江右净达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东钰分享了《AI与数字孪生驱动供热系统效率跃升与低碳运行》的解决方案 。他生动展示了AI如何通过智能燃烧优化、负荷预测、预测性维护等功能,结合AR/VR远程专家系统,让传统的生物质供热系统变得更智慧、更绿色,实现运行成本与污染物排放的大幅降低。

全国工商联人工智能委员会常务秘书长、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执行会长范丛明围绕“AI+新能源产业化实践与思考”进行主题分享,从跨行业协同视角解析技术融合新机遇。范丛明会长结合第四次工业革命下AI与能源等多技术革命融合的时代背景,系统阐述了AI技术赋能新能源产业的核心价值与实践路径。新能源将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主战场,包括电力供需预测、电网智能辅助决策、电力客户全过程智能服务、场站智慧运营等,大量潜在应用场景有待人工智能企业落地。

中央财经大学科技园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薛玉山权威解读了“AI赋能低碳数据价值链” 。他提出了超越传统ESG的“低碳价值评价”体系,通过构建包含经济、环境、金融、品牌和可持续发展在内的五维模型,并利用AI技术挖掘“低碳因子”,将企业的碳绩效与财务回报直接挂钩,引导资本流向真正的绿色企业 。
在由全联新能源商会常务理事、昇科能源创始人、CEO褚政宇主持的圆桌对话环节,来自商会副会长单位、成都特隆美储能研究院院长谢茂军,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何陈棋,商会常务理事、链宇科技董事长秦宇迪、星翼智慧能源总经理范良明,朗新科技集团院长黄飞以及海博思创电站事业部副总经理郭凯等企业家和专家围绕“AI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电力市场化交易过程中AI应用”展开了深入探讨 。嘉宾们普遍认为,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化,AI将在负荷预测、报价策略、风险控制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提升新能源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抓手。
本次新能源AI融合创新论坛全面展示了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赋能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的广阔图景 。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AI+新能源”的跨界合作搭建了高端交流平台,更为业界探索数据驱动的能源管理与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宝贵思路,有力推动我国能源体系朝着更高效、更智能、更低碳的方向加速演进 。
来源 | CNECC
编辑 | 中华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