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储能】多方共探多元应用场景与创新解决方案
日前,由全联新能源商会主办的第 213 期——“新型储能应用场景及解决方案” 线上沙龙成功举办。我会常务会长单位国轩高科、常务理事单位科华数能、会员单位华驰动能、国润储能等优秀企业代表及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专家齐聚,深入探讨锂电池、飞轮储能、液流电池、压缩空气等前沿技术。超1500名新能源领域代表在线观看会议直播,碳索储能网同步转播。


我会储能专委会秘书长汪洪昌在开场讲话中指出,截至 2024 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7376 万千瓦 /1.68 亿千瓦时,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新型储能技术路线“百花齐放”,面对安全性与经济性双重挑战,需通过技术融合与标准创新构建差异化竞争力。飞轮-锂电混合储能、液流电池本质安全方案、压缩空气大规模调峰等技术路线互补发展,正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向“多能协同”演进。

国轩高科解决方案部副总监张干展示全球首个实现20MWh单仓容量的储能系统,该系统采用314Ah电芯与模块化拼接技术,占地面积较传统方案减少38%,系统集成成本降低20%。乾元智储创新性构建了四重 7 层安全防护体系,采用行业领先的智能预警、3级电气消防,以及pack浸没式抑制为主、气体灭火和水消防为辅的多重安全防护体系设计。采用高防护等级和航空级涂层应用,可以适应高寒、高温高湿、高风沙荒漠和强腐蚀沿海地区,保障安全稳定运行。

华驰动能总经理王红军展示电力级飞轮应用成果,五自由度全磁悬浮技术将响应速度提升至40毫秒。山西火电联合调频项目7个月收回投资,KP值达5.58。其44MW级飞轮入选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装备,成为全球唯一覆盖秒级、分钟级、小时级飞轮产品体系的企业。

国润储能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刘科英分享液流电池产业化路径,自主研发的全氟磺酸离子膜助力电堆产能突破500MW。南极科考站、朔州机场项目验证-30℃稳定运行能力,电解液金属属性实现90%回收复用,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显著。

科华数能高级售前技术经理高亮解析构网型储能系统创新,科华数能1.25MW和2.5MWPCS产品助力构建构网型储能电站,同时PCS可实现45℃高温不降额运行。新疆300MW/1.2GWh构网型储能项目,具备主动支撑电网能力,为GWh级构网型储能储能电站实践树立标杆;工商业光储充一体化系统支持重要负荷“ms级”切换;科华数能连续两年储能PCS出货量位居国内首位。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周学志研究员报告了肥城300MW压缩空气储能进展,系统效率72.1%,年发电量近6亿度。目前,采用研究所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在建项目规模900MW,储备项目规模也超过4.7GW。
在交流互动环节,针对会员代表提出的城市储能审批等难题,专家予以回应解答。最后,汪洪昌秘书长在总结中强调,新型储能的发展需要拓展多元应用场景,做好技术创新和多技术融合发展,商会也将通过9月16-18日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九届中国新能源国际论坛暨展示”搭建跨领域对接平台,推动新型储能各商业模式创新发展。
来源 | CNECC
编辑 | 中华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