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益沙龙】“钙钛矿光伏技术前沿与产业化展望”活动顺利举办

近日,全联新能源商会钙钛矿专委会(筹)与会员单位极电光能以线上形式成功举办第211期中华新能源沙龙——“钙钛矿光伏技术前沿与产业化展望”活动。本次沙龙围绕钙钛矿光伏技术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方案,探讨钙钛矿光伏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活动吸引超过900名代表参与。

全联新能源商会秘书长曾少军博士发表开场致辞,他指出,钙钛矿技术对整个光伏产业的下一步发展至关重要,关乎下一代 光伏先进技术的走向。他建议行业领头企业分享最新技术进展,通过成果展示进一步提振行业信心、凝聚发展共识。他强调,行业发展需警惕非理性竞争风险。近期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中央部门已密集发文,明确强调要避免“内卷式”扩张、杜绝盲目投资;特别是地方层面重复性投资引发的过热现象,需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下,他倡导构建以储能为核心的“多能互补”新型能源供给体系,推动不同能源形式协同发展。他表示,企业不仅要深耕发电,更要积极拓展新型应用场景,通过场景创新打破行业内耗,推动竞争从“零和博弈”转向"良性共生",实现理性发展。

随后,极电光能有限公司副总裁姜伟龙博士以《钙钛矿产业化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为主题发表精彩演讲。姜伟龙博士指出,中国光伏行业的发展逻辑已从早期政策驱动为主转向技术驱动引领,而钙钛矿技术凭借高转换效率、低成本制备及高稳定性等核心优势,被视为光伏产业“第二增长曲线”。近年来,中国钙钛矿产业化进程迈过“中试”关键节点,标志着这一新兴技术从实验室验证迈向规模化应用。然而,钙钛矿产业化进程并非坦途。姜伟龙博士指出,当前钙钛矿产业仍面临三大核心挑战:其一,大面积量产技术瓶颈突出,薄膜质量均匀性问题导致组件效率损失,亟需突破;其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不足,原材料与设备成本偏高,亟需建立统一行业标准并降低成本;其三,测试标准不统一、寿命评估体系缺失,制约大规模商业化落地。

针对上述挑战,姜伟龙博士从两方面提出他的思考,一方面,通过“稳效协同”策略同步提升组件效率与稳定性,为客户提供高可靠性产品;另一方面,联合权威机构开展实证测试,加速积累大规模商业化数据。他强调,钙钛矿在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场景中具备独特适配性,可满足多样化建筑与消费需求;技术路线选择上,企业应根据自身优势灵活布局单结或叠层技术,同时需尊重技术与商业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互动交流环节,姜伟龙博士围绕钙钛矿技术的商业化进展、技术路径的选择和具体应用场景等话题与线上嘉宾进行深入交流。
本次沙龙由商会助理秘书长汪洪昌主持。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此次沙龙不仅加深了对钙钛矿光伏前沿技术的了解,还提供了宝贵的对话交流与合作机会。未来,我会还将继续围绕行业需求,持续开展会内外交流工作,助力钙钛矿光伏技术高质量发展。
来源 | CNECC
编辑 | 中华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