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少军:全球能源未来发展的三大趋势
继分析全球能源发展的现状与特点后,全联新能源商会秘书长曾少军博士撰文预测全球能源未来发展的三大趋势: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时代日趋来临、智能电网将极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分布式会逐步成为主要的能源生产与消费方式。得益于成本下降和政策激励,可再生能源技术将迅速发展,成为全球低碳能源供应的重要支柱,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占全球新增发电量的近一半。
全球能源发展的趋势之一: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时代日趋来临
在全球节能减排的背景下,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解决环境污染、确保能源安全、保障能源供给、减缓对国际依赖的主要措施之一,此外,发展可再生能源将是提升经济质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清洁能源,高比例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这不仅有助于早日实现碳排放的峰值,还能尽早实现大比例煤炭减量化的使用。高比例情景满足以后,可再生能源将满足2050年能源供应目标的一半以上,这是革命性的变化。而最大的收益就是环境和气候友好型的美丽中国。”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在对政府官方数据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于2014年1月发布了《全球可再生能源2030路线图》报告,给出了到2030年使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总额中所占比例从2013年的16%提高到36%的乐观预测。
国际能源机构(IEA)在其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14》中提到,全球可再生能源预计在2040年前有望超过煤炭成为最大的电力来源。这一结论是依据目前全球各国的多项政策,例如美国环境保护局的清洁能源计划、欧盟委员会的2030年气候与能源政策框架及中国国务院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报告指出,到2040年,美国在其新法规、新排放标准的刺激下,可再生能源发电有望增长165%。在欧盟,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份额则会翻番,到2040年时将达到46%。报告还预测:从2012年到2040年这段时间内,中国煤电占全国发电份额将从76%下滑至52%,而印度煤电份额也将从72%下降到55%。与此同时,得益于成本下降和补贴政策,可再生能源技术迅速发展,成为全球低碳能源供应的重要支柱。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占全球新增发电量的近一半。在全球范围内,风力发电量占可再生能源增长份额的比重最大(34%),其次是水电(30%)和光伏发电(18%)。
2014年年底,中国、丹麦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2050》研究报告,报告预计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将达到86%。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将低于1980年的排放水平。
全球能源发展的趋势之二:智能电网将极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智能电网是承载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平台,将极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一是促进新能源开发。世界能源理事会估算,全球陆地风电资源超过1万亿千瓦,太阳能资源超过100万亿千瓦,还有丰富的海洋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潮汐、地热资源,都可以转化为电能加以利用。智能电网基于新能源发电技术和大规模储能技术,对间歇式、不稳定电源大规模接入的适应性更强,能支撑风能、太阳能大规模开发,推动能源开发从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同时,在智能电网中,千家万户都可以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能源生产模式从以集中生产为主,向集中生产与分布式生产并重转变。
二是优化能源配置。经过上百年开发,世界许多国家的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的距离越来越远,风能、太阳能资源也主要集中在远离负荷中心的严寒、酷热及沙漠、戈壁等地区。智能电网基于超远距离超大规模输电技术,能源配置范围更广、能力更强,只有通过智能电网才能实现这些能源基地的大规模开发,实现能源从就地平衡向大范围优化配置、更大范围统筹平衡转变。
三是减少线损。以特高压输电技术为重要基础的坚强智能电网,将大大降低电能输送中的损失率;智能调度系统、灵活输电技术以及与用户的实时双向交互,都可以优化潮流分布,减少线损;同时,分布式电源的建设与应用,也减少了电力远距离传输的网损。
四是提高终端能源利用效率。智能家电广泛普及后,用户的智能用电和互动服务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电网的电力流只能从供应侧向需求侧单向传输,难以适应这些新的需求。只有基于信息网络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智能电网,才能适应能源消费的新变化,推动能源消费从单向接收、模式单一的用电方式,向互动、灵活的智能化用电方式转变,实现双向互动,为用户提供便捷服务,提高终端能源利用效率,节约电量消费。
全球能源发展的趋势之三:分布式会逐步成为主要的能源生产与消费方式
发达国家早已布局分布式能源,目前仍在积极发展。我国2020年前分布式能源预计以30%以上的年增速增长。单就分布式光伏来看,截至2014年底,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467万千瓦,占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的17%;年度新增205万千瓦,占光伏新增容量的24%,分布式能源占比显著上升。国家能源局将今年新增光伏电站规模定位1780万千瓦,且不再对分布式光伏建设规模提出限制。在国家大力发展光伏的同时,对分布式能源的建设更显偏爱,未来分布式能源发展必定是能源互联网的重头戏。(该文成稿于2015年11月,部分主要观点已被纳入“2016年国家智库丛书”)
第十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日程
联系我们
电话:010-63100807
邮箱:office@cnecc.org.cn
网址:www.cnec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