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少军:全球能源新形势下的中国策略(终篇)
继分析全球能源发展的现状、特点与趋势后,针对全球能源发展新形势下的中国能源发展问题,全联新能源商会秘书长曾少军博士近日再次撰文,提出中国因应全球能源发展新形势的四大策略,即:加快实施G20框架下的能源资源稳定机制;创新对外能源开发上下游合作思路;加快页岩气技术与开发的对外合作;加大海外新能源专利布局。
策略之一:加快实施G20框架下的能源资源稳定机制
作为全球能源资源治理机构的协调中心,G20利用自身强大的影响力,推动了全球能源资源治理的理念、原则与机制融合,已经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可持续、平衡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合作治理效果。G20框架下的全球经济治理特点,符合国际能源资源集团安全体系的广泛性要求,可以平衡国际能源资源合作的各方利益,可以加强全球能源资源国际合作的约束性和有效性,可以丰富和创新全球经济治理的体系与范畴。
应制定市场竞争规则,建立能源价格协调机制。全球资源供应及定价已经相对集中在少数企业。资源纷争经常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动荡的起因,国际能源资源问题政治化倾向越来越明显,金融投机活动增多,一些能源资源价格脱离基本供求关系,出现剧烈波动。为此,要进一步放开价格管制,打破个别国家和企业对某些能源资源的价格垄断,建立能源资源期货市场和全球储备体系,当价格波动严重异常时,通过增加保证金头寸、动用储备等措施,缓解价格波动。建立各国能源资源的补贴、生产、贸易、投资政策的协调机制,防止各国单独制定政策产生的外部性。
策略之二:创新对外能源开发上下游合作思路
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对于和周边国家的能源合作,要形成能源资源合作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
第一,中国能源对外合作依然任重道远,中长期内能源对外合作的重点领域依然是油气。应修改现行陆上海上油气对外合作开采条例,鼓励外资来华从事油气勘探开发,特别是要鼓励外资来华参与煤层气、页岩气、页岩油等非常规油气的开采,巩固国内油气产业基础,保证国内油气储产量稳定,从根本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第二,加快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补齐对外合作的短板。在依赖国际油气市场,实施油气进口及海外油气投资策略的同时,应重视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国内油气资源开发,内外兼顾,这也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油气对外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三,依托“一带一路”对俄罗斯、中亚、东南亚、欧盟等主要区域的辐射效应,塑造周边地区的区域市场。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能源合作可基础设施建设与深度金融、产业合作并重,建设覆盖东亚地区的能源期货交易市场,推动区域能源共同市场的形成。
第四,加强与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在国内电力产能过剩、电力消费增速放缓的格局下,“一带一路”战略为跨境电力通道建设和电力装备出口带来机会。中亚地区的电力网络要逐步实现互联互通,通过大电网来改善能源安全条件。在这一过程中,应推动中国能源企业参与能源资源开发与管道工程建设,以市场化为导向,推动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经济融合。
第五,延伸能源合作领域,融合各自的资源、资本和技术优势。除了要加大油气、煤炭等传统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合作,还要积极推动水电、核电、太阳能、风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合作。“一带一路”上的电网通道同时也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通道,途经沙漠地带,是太阳能、风能开发基地,可以作为电网配套电源。蒙古国太阳能、风能和煤炭资源丰富,与京津冀负荷中心相距只有1000千米左右,具备很好的输电条件。
第六,在科技装备合作方面,各国应当鼓励能源企业打破地域壁垒,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分享在可再生能源、先进核电、大规模储能、智能电网、碳捕集封存和利用、建筑和工业能效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使企业成为世界能源转型变革的生力军。
策略之三:加快页岩气技术与开发的对外合作
在油价暴跌之前,北美的页岩项目作业在效率上已经取得重大突破。2014年底相对于2010年底,每台钻机每年钻井数量平均增长了130%,水平井平均钻进长度平均增长了125%,钻井速度平均增长了60%,而相对的每井钻井成本,在这四年内仅仅增长了10%不到。这就意味着,2014年的页岩油气井口成本相对于2010年下降了一大半,2010年时的页岩项目井口成本约90美元,现在平均成本仅仅在40-60美元之间,少部分项目的成本甚至可以达到20美元以下。
从经济性上来说,北美页岩项目已经能够赶上油价暴跌的节奏了,部分北美页岩主产区产量直到今天仍然不减反增,Permian产区是其中的代表。
中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主要盆地和地区页岩气资源量约为15万亿-30万亿立方米。2015年10月21日,国土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5)》显示,2014年页岩气首次探明地质储量1068亿立方米。
加快中国页岩气技术开发与对外合作,将先进的开采技术和设备引进来,借鉴北美的成功经验,在技术上不断创新,中国的页岩气将大有可为,不仅能降低中国能源对外的依存度,为中国能源安全战略做出贡献,而且将开启一个巨大的市场,带动经济增长,解决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策略之四:加大海外新能源专利布局
我国在海外专利申请需求很强,但是目前的申请总量并不大,得到授权的专利数量则更为有限,与我国新能源海外市场占有份额极不相称。
在目前形势下,为加大海外新能源专利布局,第一,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引导措施,加大资金资助力度,鼓励国内新能源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第二,大力培育拥有知识产权的国内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战略,最大程度地将专利技术市场化。第三,优化对外专利申请环境,加强对外专利申请的宣传与指导,引导企业有效利用PCT途径对外申请专利,提高我国创新主体的海外专利保护意识。第四,加强中介机构对外专利申请的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大力提高中介机构对外专利申请的业务能力,不断更新代理人有关国外知识产权法规、审查流程和操作程序等方面的信息等。(上述主要观点已收录国家智库《2016年度报告》,并引起国家能源主管部门领导重视)
第十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日程
联系我们
电话:010-63100807
邮箱:office@cnecc.org.cn
网址:www.cnec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