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中和】曾少军博士在生态环境部保定论坛上发表演讲
近日,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国家发改委培训中心、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华北电力大学联合主办的2023年碳中和产业发展大会在河北保定召开,我会秘书长曾少军博士受邀出席大会,并以“全球碳中和与能源革命”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本次大会以“变革与机遇——面向全球碳中和的产业重塑”为主题,保定市委副书记、市长闫继红、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科技部原副部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荣誉主任刘燕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前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会长兼首席执行官贝德凯、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杨勇平分别致辞。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席团主席柳忠勤、保定市委书记党晓龙以及来各相关部委领导、知名专家学者、业内领军企业负责人、高校代表齐聚一堂,共话碳中和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新路径和新探索。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保定市作为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在探索绿色经济、零碳发展道路上走在全国前列。希望保定市结合本地实际,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和行动安排,加强碳中和领域国际国内交流合作,深化碳中和产学研用综合优势,创新更多碳中和前沿技术和工程路径,探索全链条全方位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打造低碳、零碳城市建设标杆,讲好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故事。

曾少军秘书长在主题演讲中表示,与发达国家“碳中和”相比,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目前,新能源产业仍存在电网消纳、技术“卡脖子”、政策和市场不完善等关键问题,亟需建立以储能为核心的多能互补新能源体系,促进新型储能多元化,积极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创新产业模式,培育发展新动能。对此,他提出四点政策建议:一是增强政策协调性,二是提振民营经济信心,三是坚持合规不起诉,四是支持关键技术突破,五是强化“团标”引领,加强国际合作。
曾少军秘书长
在嘉宾座谈会上建言献策


大会同期还举办了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保定‘碳中和产业之都’建设”为主题的重要嘉宾座谈会,曾少军秘书长出席座谈会并为保定新能源产业建设和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据悉,保定市作为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和首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碳中和产业技术基础雄厚,光伏装备制造具有国际影响力,风电装备制造国内领先,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明显,智能电网产业集聚发展。保定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打造“碳中和产业之都”的发展定位,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力智造、新型储能、氢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和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来源 | CNECC
编辑 | 中华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