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固定广告
NEX 2025

【中国改革报】曾少军:迎峰度夏,新能源扛起重担

2023-07-21
新闻来源: 全联新能源商会
查看次数:1086
CNECC



编者按


近日,我会秘书长曾少军博士接受国家发改委《中国改革报》采访,就新能源在电力保供方面发挥的作用等问题发表观点。他表示,当前,新能源已成为我国电源增长的主力,今年夏季保供中,新能源稳住了能源供应的“大盘”。

来源:中国改革报《能源发展》周刊

作者:中国改革报记者 吴昊


高温热浪正席卷北半球,据中央气象台消息,7月14日,国内部分地区气温达到40度以上。有专家预计,2023年或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持续的高温天气带动了用电负荷的激增,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预计今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将达13.7亿千瓦左右,比2022年增加约8000万千瓦。


随着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的持续增长,其在“迎峰度夏”保障能源供应中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明显。全联新能源商会秘书长曾少军博士指出,在电力保供方面,可再生能源发挥的作用正逐渐显现,尤其是风能、太阳能,在今夏用电高峰期的保供中,提供着重要的助力。



新能源发力 稳住保障供应“大盘”


当前,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电源增长的主力。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13.1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48.9%。在曾少军看来,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不仅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对能源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强了我国能源供给独立性和自主性。在今年夏季保供中,可再生能源稳住了能源供应的“大盘”。



据悉,就在今年夏季来临前夕,国家电投集团云南国际富源西风电项目800兆瓦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是国内装机规模最大高原风电基地,预计年上网电量20.6亿千瓦时,该基地的投产,让云贵高原电力更有保障,也为应对夏季用电高峰提供了助力。


“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新能源发电和清洁能源发电企业,国家电投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近七成。”国家电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迎峰度夏以来,国家电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确保清洁能源“满格”发力。截至7月10日,国家电投年累计发电量完成了3507.6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74%。保供机组年累计发电量1765.8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74%;保供机组累计非停34台次,同比减少了35台次,为迎峰度夏带来“绿色凉意”。


从电网侧来看,可再生能源为应对夏季高峰提供的支撑作用更为明显。据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介绍,今年以来,南方区域新增常规电源555万千瓦、新能源1518万千瓦,实际投产新能源容量较计划多91万千瓦。截至今年6月底,南方区域新能源累计装机规模达9025万千瓦,其中风电、光伏分别为4182万千瓦、4843万千瓦,占南方电网统调装机比重19.6%。


目前,南方区域新能源最大发电出力占比达27.99%,广西、云南、贵州三省(区)新能源最大发电出力占比超过40%。今年1-6月,南方区域新能源发电量7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方式处高级经理李鹏表示,“当前,新能源在电力保供中担当的作用越来越大。”



多能互补 协同应对用电高峰


由于风电、光伏发电具有天然的波动性和间歇性特点,对于应对用电高峰也造成了一定的挑战。在曾少军看来,针对目前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和高温导致的用电高峰,进一步加快以储能为核心的多能互补的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与并网,是解决电力供应挑战的一个重要手段。此外,推动跨省电力互济,以及虚拟电厂、智能电网等新技术也将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据国家电投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风电、光伏的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带来的挑战,国家电投提出建设“综合智慧零碳电厂”,整合户用/共享储能、分布式新能源等多种类型资源,实现对各类分布式能源、储能和负荷的整合调控,鼓励市场主体参与电力市场和需求侧响应,实现“需求有弹性、供需齐协同”,提升负荷高峰期电力供应保障能力、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提升电力应急供应能力。


该负责人还强调,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的项目可以有效解决风电和光伏不稳定、不可调的缺陷,解决用电高峰期和低谷期电力输出的不平衡问题,减少弃风弃光弃水问题,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他指出,国家电投正通过优选用户侧分布式光伏、开发生物质等能源形式增加电量,聚焦大型工商业灵活可调负荷接入智慧系统统一调度的形式平衡电力。


通过与传统电网柔性互补,多能集成保障电网可靠供应,是可再生能源支撑夏季高峰电力供给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进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发展、加强水风光一体化开发建设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曾少军表示,水电、风电、光伏及生物质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接入,极大丰富了发电形式,优化电力结构,与传统电网“刚柔并济”,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多能互补保障电力供应。


随着南方区域新能源装机比例增长,电源波动幅度显著增强。据南方电网公司介绍,为满足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和高效利用,南方电网通过源网荷储协同优化调度,利用可灵活快速调节的煤电、气电资源,平抑新能源大幅波动要求,有效支撑全网电量平衡,成为进一步提升供电能力的关键因素。



立足长远目标 推进“包容式”发展


面对高温天气的频发,今夏电力供应将持续处于紧平衡状态,为更好的保障夏季高峰用电需求,同时推动新能源在保供中提供更多助力,我国大型能源央企正加快相关布局。三峡集团副总师周绍武表示,三峡集团全力抓好新能源电源项目建设,将确保年内完成1000万千瓦新增装机投产发电。


针对新能源快速发展、装机增大后,出现部分区域外送线路通道有限、负荷需求增加不足等问题,周绍武建议,加大新能源集中区域(特别是大基地项目)电网配套外送线路规划建设协调力度,着力解决新能源集中区域外送受阻问题,降低弃风、弃光率,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发电贡献。


与此同时,国家电投也在着力加快布局清洁能源。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电投秉持新发展理念,“十四五”期间将以“综合智慧零碳电厂”整合用户侧资源,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未来,国家电投将与电网公司、生态伙伴等共同携手,实现用户侧资源的深度利用,为能源保供、双碳目标、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落地实施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随着我国电力需求的持续上涨,尤其是冬夏用电高峰期间需求的大幅攀升,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仍需综合考量。曾少军指出,长远来看,在我国能源转型的背景下,随着电力需求的持续上涨,新增用电需求将主要依靠可再生能源来满足,但在可以预期的时间内,可再生能源仍将是替代能源,成为主体能源尚需时间。要实现我国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目标,应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与传统化石能源包容式发展,使其共同发挥在能源转型中的“双轨作用”。


曾少军强调,未来应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大力推进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鼓励传统能源依托现有技术、设备、厂矿工业用地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形成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横向“电、热、冷、气、水”能源多品种互联互通、协同供应,纵向“源—网—荷—储—控”能源多供应环节之间集成互补的格局。





地方合作

中国新能源光明峰会暨商会组织工作会议在深圳成功召开

商会考察京山市新能源并参观副会长企业

商会拜会武汉市委统战部胡勇政部长等洽商新能源合作

徐新建等商会领导赴大连高新区交流考察

阜新市委副书记苏伟到访商会

包头市工商联主席段晓峰到访商会

新疆工商联党组书记刘斌一行到访商会

内蒙古工商联党组书记梁淑琴到访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