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X2024】HJT、BC、钙钛矿,三大先进光伏技术的产业发展前景
多年来,在“双碳”战略目标下,我国光伏企业通过持续的变革与创新,推动了多种高效电池技术的发展,开拓出多元化的应用场景与新型业态,成为全球光伏产业的领军者。
2024年,新技术路线百花齐放,不同市场争奇斗艳。HJT、BC等新型先进技术路线迎来高速发展期,钙钛矿技术也开始崭露头角,光伏产业的新一轮技术迭代拉开大幕。
在行业技术不断成熟、市场影响力持续扩大的同时,我国光伏产业结构也面临深度调整,迎来多重挑战。全球光伏高景气扩产的同时,行业竞争激烈、贸易壁垒、市场供需失衡等问题也逐渐涌现。面临困境,以技术创新驱动降本增效是光伏企业保持韧性和竞争力关键手段。
12月3日-5日,我们拟在北京举办第十八届中国新能源国际论坛暨展示,邀请隆基绿能、正泰新能源、通威集团、爱旭股份、协鑫光电、海泰新能、精工科技、常州亚玛顿、高测股份、一道新能、艾能电力、贝盛控股、莱尔斯特、欧达光电、京山轻机、国贸股份、贤辰智享等光伏各环节头部企业,聚焦光伏产业的“突破与创新”,探索HJT、BC、钙钛矿等光伏先进技术的产业发展前景。
01
HJT技术
异质结(HJT)电池具有极限高的效率、卓越的双面发电能力、更低的功率温度系数、减缓的老化衰减以及更长的质保周期等优势,近年来产能与销量均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其产业链的上游突破显著降低了行业成本,低能耗特性愈发显著。2023年底,海外浆料巨头KEE成功实现30%银含量银包铜浆料的稳定供应,打破了HJT技术浆料成本过高的困局。行业领军企业利用自有专利0BB电池技术、纯银用量小于6mg/W、210超薄硅片技术以及昇连接无应力电池互联技术,打通了异质结从硅片到电池,再到组件的贯通式生产流程,进一步推动了异质结电池及组件的规模化量产。
有关机构预测,异质结技术的发展有助于给光伏行业带来较大的增量空间,促进行业格局重塑和产能迭代,为增强光伏产业实力贡献重要力量。
02
BC技术
BC电池技术被视为晶硅赛道转换效率的天花板,其特点在于正面没有栅线,可有效提高电池效率和发电量。同时,BC技术还能与TOPCon、HJT、PERC等相结合,叠加工艺继续扩大效率优势,其美观的外形也拓展了更加丰富多元的应用场景。目前,隆基绿能、爱旭股份均推出了BC技术新品,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多家光伏企业也已有BC技术相关储备。
被誉为“太阳能之父”的马丁·格林曾表示,目前光伏新技术百花齐放,但他相信BC是最理想的形态。有专家表示,未来会出现2-3种差异化技术共存的场景,BC技术占30%—40%的市场份额,其他结构TOPCon、PERC、HJT共占60%—70%。在未来,BC技术将作为重要的先进技术产品,将服务于更多元的应用场景,为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带来强劲动能。
03
钙钛矿技术
钙钛矿技术凭借其高效率、优异的弱光发电能力以及简洁的工艺流程,被誉为第三代太阳能光伏技术的领军者。研究表明,单结钙钛矿电池的理论转换效率高达31%,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的理论转换效率则可达到45%以上。日前,针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高温工作条件下运行稳定性差这一领域难题,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袁明鉴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Edward H. Sargent合作展开深入研究,成功制备出兼具高能量转换效率与高运行稳定性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标志新一代光伏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有关专家预计,2025年,钙钛矿/晶硅叠层组件产能将持续放量,2026年实现吉瓦模块化大规模建造,2027年全面实现叠层产能大爆发。
同时,钙钛矿具有独特的柔性兼容性与大面积制备潜力,为光伏、物联网、新能源汽车乃至航天航空等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这将进一步促进光伏与其他产业的深入融合,创造出更多新技术与新业态,助力我能源结构转型与现代产业发展。
光伏产业已进入新一轮技术创新活跃期,欢迎广大新能源企业踊跃参会、携手前行,共走稳健发展之路,开拓新能源繁荣发展新局面。
来源 | CNECC
编辑 | 中华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