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X 2024】绿色供热,探索能源替代新路径
由全联新能源商会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新能源国际论坛暨展示将于2024年12月3-5日在京举行。本届论坛采取“1+N”的模式,即一个“开幕式主题论坛”,加光伏应用、储能、氢能、新能源AI、可持续替代燃料、供热、新能源投融资等N个专业论坛。
分论坛之一:供热与能源替代论坛
在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关注下,供热领域的能源替代已成为当务之急。据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来自能源领域的碳排放占全国排放总量的 77%。供热行业作为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其转型升级已成为实现低碳发展的关键一环。
在诸多促进供热行业低碳转型的举措中,最为直接快速的途径是供热设施设备改造。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燃煤、燃油、燃气锅炉等传统高能耗、高碳排热源替代,鼓励因地制宜采用空气源、水源、地源热泵等清洁绿色供热新方式,为我国供热行业全产业链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以乌鲁木齐市为例,截至 2023 年,已完成 2653 台农业生产燃煤供热设施清洁能源替代和改造任务,涵盖燃煤设施停用、“煤改电”“煤改气” 以及拆旧建新温室大棚替代等多种方式。这一举措不仅有效减少了碳排放,还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随着双碳政策和行业清洁转型发展需求,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及应用场景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太阳能+采暖、光伏光热热水器、热管承压太阳能热水器、PVT光伏热组件、中温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蒸汽、太阳能+储能、平板空气集热器、跨季节储热供热、大平板等新技术与产品不断涌现。2023年工程市场占比达76.3%,太阳能采暖应用实现了11%的增幅,成为光热发展的新基点。光热应用于油田、盐湖提锂等工业场景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截止到2023年底,太阳能建筑采暖累计装机发到1263.6万平方米,供热建筑面积达到3870万平方米。
生物质能供热方面,利用生物能源,打造区域供热系统,已广泛用于工业园区、工业企业、商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农村居民采暖等供热领域。截至2023年底,我国生物质清洁供暖面积超过3亿平方米,生物质供热量超过3亿吉焦。
多能耦合技术在国内也逐渐兴起。将太阳能、地热能、天然气等多种能源综合利用,根据不同需求灵活切换能源供应方式,提高了供热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仅如此,多能耦合还提升了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降低供热成本,为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当前,供热行业的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智能供热系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对供热设备的远程监控、智能调节和故障预警。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实时了解供热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数字化管理平台则对供热企业的生产、运营、服务等环节进行全面管理,实现了信息实时共享、业务流程优化和管理决策科学化。
为推动供热领域绿色发展,政府还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清洁能源供热项目,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加强行业监管,制定严格排放标准和能效标准。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为促进供热领域绿色、智能化转型,NEX 2024 同期将举办供热与能源替代论坛,将广泛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代表、政府官员等各方人士,共同围绕清洁能源供热、分布式供热与多能耦合领域、供热行业的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供热领域最新政策等热点话题及行业痛点进行深入交流研讨,共同探索供热领域高效、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推动供热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欢迎踊跃参与,共享新能源产业年度盛会!
来源 | CNECC
编辑 | 中华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