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会建议】设立中国移动能源产业发展基金
近日,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以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新能源行业发展为己任,向全国工商联提交了《关于设立中国移动能源产业发展基金的提案》。
一、移动能源有望引发新一轮能源革命
随着能源技术与智能制造、储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一批新兴技术深度融合,能源将以越来越便利的方式被人类所利用,一批“移动能源+”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应运而生。薄膜太阳能发电是基于半导体技术的新一代太阳能技术,目前已趋于成熟,在建筑建材、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民用消费等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被认为是支撑移动能源产业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关键核心技术。根据第三方研究咨询机构测算,2020年全球薄膜太阳能累计装机达206GW,可开发市场规模达114万亿元。因此,有理由相信,以薄膜太阳能技术为基础的移动能源大规模替代传统能源的时代即将到来,有望引发新一轮能源革命。
二、发展移动能源产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移动能源产业具有“高科技+能源”双重属性,与中国制造2025、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军民融合等我国重大战略高度契合,可促进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我国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带动电子、玻璃、钢铁等几十个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我国实体经济将产生显著的拉动效应,可成为国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同时,由于具有轻、薄、柔等特点,薄膜太阳能技术特别适用于单兵电子装备、移动营房帐篷、快装电站系统、高空预警无人机、卫星、飞船等国防军工产品,可大大增强军用电子装备的续电能力,提升军事作战的机动性和隐蔽性,对于保障国家国防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三、我国移动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以汉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企业的努力下,我国率先在薄膜太阳能和移动能源领域取得了全球领先优势。2015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调研指出,我国薄膜太阳能技术与产业能力全球领先,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2016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中咨公司联合评审认为,我国薄膜太阳能技术与产业能力全球领先,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近几年,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先后出台的几十个政策文件,均将薄膜太阳能技术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技术和产业目录。
在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近几年我国薄膜太阳能技术研发取得重要进展,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移动能源产品不断涌现,移动能源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数十万亿级市场蓄势待发。但当前这一产业还处于市场孕育阶段,存在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产业布局亟待加强、标准体系亟待建立等问题。产业能力明显滞后于技术水平,仅靠少数企业的投入,难以快速实现技术装备的大规模产业化。如不尽快从国家层面给予政策支持和体系保障,快速形成产业规模,我国恐难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可能很快就被美国等发达国家超越。
建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起,采取政府指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组建总规模达2千亿元的中国移动能源产业发展基金,用于薄膜太阳能关键核心技术和材料研发、高端装备制造国产化、产业基地建设、移动能源产品开发和市场应用推广。
联系我们
电话:010-63100807
传真:010-63107703
邮箱:office@cnecc.org.cn
商会官网:http://www.cnec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