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固定广告
NEX 2025

【两会建议】加快推动薄膜太阳能技术在建筑领域应用

2019-03-18
新闻来源: 全联新能源商会
查看次数:1076

以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新能源行业发展为己任,近日新能源商会向全国工商联提交了《关于加快推动薄膜太阳能技术在建筑领域应用的提案》。


提案全文:


关于加快推动薄膜太阳能技术在建筑领域应用的提案


一、我国建材工业难以满足绿色建筑发展需求

在我国,绿色建筑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划,2020年我国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将提升至50%。但遗憾的是,作为重要支撑的建材产业发展却严重滞后,成为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掣肘。目前,我国建材工业仍“大而不强”,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建材产能严重过剩、新型建材发展缓慢,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节能减排水平不高。相比之下,欧美发达国家发展处于领先水平,对绿色建筑的节能率和能效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如“零能耗建筑”、“产能建筑”等。


二、应用薄膜太阳能技术可实现建筑能源自供应

可再生能源技术在绿色建材的应用方面已实现重大突破。以汉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企业基于先进的薄膜太阳能技术,开发了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应用产品,呈现了建材化和构件化的特征,如具备发电功能的太阳能瓦,可替代防水材料的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与中空玻璃一样可以透光、隔音的建筑幕墙,以及分散布局的微型逆变器,便于搭建光伏的建筑构造;具备发电功能的太阳能幕墙,将薄膜太阳能芯片与玻璃幕墙合二为一,兼具高效发电性能和高等级安全性能,而且能够形成集建筑结构设计、电气设计、建筑热工分析,到系统集成、施工及运维为一体的解决方案。这些新型建筑建材产品,应用了先进的薄膜太阳能技术,不仅可以替代传统建材,还可以使太阳能与建筑实现有机融合,无需额外建设装置,建筑自身便能够产出绿色电力,实现所需部分能源的自供应,使建筑从高耗能主体一跃转变为产能主体。同时,薄膜太阳能建筑构件所特有的柔性化、美观度以及综合发电效率,都优于其他建筑光伏构件。推广普及这种新型薄膜太阳能建筑材料,可以使我国绿色建筑产业后发先至,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薄膜太阳能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当前,太阳能发电瓦、发电幕墙的研发和应用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已具备量产和规模化推广条件。大面积建设应用这种新型建筑材料的绿色“产能建筑”已经成为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据第三方权威机构预测,2023年,全球建筑屋顶面积为115.2亿平米,可装机容量为1,042 GW,其中,预计薄膜太阳能瓦的全球可开发市场为58.2亿平米,装机容量527GW,约合9.5万亿元。中国建筑屋顶面积为26.8亿平米,可装机容量为242 GW,其中,预计薄膜太阳能瓦的可开发市场为13.3亿平米,可装机容量为120 GW,约合2.2 万亿元。全球所有建筑幕墙面积为189亿平米,可装机2,833GW,预计薄膜太阳能发电幕墙的可开发市场为86亿平米,可装机容量为1,297GW,约合12万亿元。中国建筑幕墙面积为32亿平米,可装机482GW,预计薄膜太阳能发电幕墙的可开发市场为15亿平米,可装机容量为232GW,约合2.1万亿元。

主要建议


(一)加大对薄膜太阳能建筑构件技术和产品研发的支持力度。将支持薄膜太阳能技术作为落实《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的举措之一,在住建部、科技部等部门专项计划中部署薄膜太阳能建筑构件技术和产品研发任务,支持相关领域优势企业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


(二)加大薄膜太阳能建筑构件及一体化系统的应用推广力度。将薄膜太阳能建筑构件和一体化系统列入新建建筑的强制性产品应用推广目录,加快完善建筑光伏构件标准规范,建立覆盖薄膜太阳能技术、产品和一体化系统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率先开展应用试点示范,逐步拓展应用区域。


(三)对采用薄膜太阳能建筑构件的建筑项目给予政策支持。对采用薄膜太阳能建筑构件的新建建筑项目,直接给予开发商或承建商降低地价、容积率奖励、优先审批、配套资金补助等优惠政策支持,鼓励开发商或承建商优先采用薄膜太阳能建筑构件。




联系我们

电话:010-63100807

传真:010-63107703

邮箱:office@cnecc.org.cn

商会官网:http://www.cnec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