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能源局印发《国家电力示范项目管理办法》
11月22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国家电力示范项目管理办法》,以推动国家电力“十三五”规划实施,推进电力行业高效清洁、绿色低碳发展。
《办法》要求示范项目应显著促进电力行业高效清洁、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对电源结构调整、系统能力优化、电力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有积极带动作用。
当日,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处长唐俊对此做出解读,指出现货市场作为电力市场的起步,是市场化改革的标杆,在“十三五”规划中对电力市场的规划是很小的,只是体制改革任务当中的一部分,但市场本身并不小,因为随着下一步行政管制逐步放开,电力交易可能更多的是靠市场机制来调节。
唐俊谈道,清洁能源有阶段性和不稳定性,而供电系统讲平衡,系统如果平衡性更加稳固,对于消纳就更有好处,如果按照这个价格信号,清洁能源的消纳会更加合理。作为清洁能源,尤其是风电,很难预测未来一周、一个月、或者半年的发电情况,但预测明天发什么电、下一个时段发什么电肯定要准得多。风电本身边际成本是最低的,同时有财政补贴,完全可以报很低的价,甚至零价和负价,在系统统一出清的前提下极易中标,结价以出清价来结,价格上具备优势。
有了这样一个价格信号就会有很多不同的市场主体为供电系统平衡服务,过去是调度让电厂做调峰、调频,未来一定是报价来调节。报价体系会找到系统的偏差,从别的地方把它补齐,同时成本由用户承担。价格信号出来之后,用户会按照不同时段的电价自己选择有序用电,这样对于整个电力系统起到很稳定的平衡作用。
唐俊认为,直接交易中政府既不干预供电计划也不管控电价,显现出市场化的方向。但大用户直接交易的缺陷在于考虑的是电量和电价,而不考虑系统,因为交易双方认为那是调度、是电网的事。
在市场规模方面唐俊表示,从国情来讲,区域网架结构和电源负荷的分布、均衡性,还有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都相对比较合理,所以两个省、三个省之间综合成一个市场更合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