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发电或十倍扩容 政策补位欲改生产大国消费小国
光伏发电若成为主流,远期靠成本降低,近期靠政策支持,即将出台的《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是近期全行业关注的焦点。
记者昨日获悉,在下月即将公布的《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中,或将2020年的光伏安装量规划由此前的1.6G W (十亿瓦)增加到20G W,是原规划的12.5倍,风能、核能装机量目标是目前的5倍和2倍,太阳能成为三个新能源未来扩容之最。
产业与市场倒挂
中国的光伏业呈现明显的“产业与市场倒挂”趋势。产能方面,两年前就超过欧洲和日本跃居世界第一位,光伏产业产值为1500亿元,占全球市场的30%以上产能。
但与中国巨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相比,光伏发电在国内的应用非常少,中国的光伏产业是一个典型的出口导向型行业,原料和销售市场主要都在国外;国内发展限于边远无电地区和大城市里的一些示范工程。据介绍,2008年我国光伏应用主要分布在农村电气化、通信和工业、并网发电和光伏产品等几个领域,这几个领域分别占2.5%、13.9%、57.8%和25.7%。与发达国家并网发电占近80%相比,我国光伏发电应用相对来说还比较分散,处于初级阶段。
光伏内需小的原因,除了成本高外,更主要就是光伏产业政策的缺位,民族证券分析师符彩霞认为,2008年以前中国光伏发电应用还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形成了生产大国和消费小国的产业发展格局。2009年3月财政部推出的补贴政策标志着中国光伏产业政策将逐渐补位,中国光伏产业将进入政策扶持下的规模化应用阶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的扩容,解决的就是让国内脱节的市场与产业衔接起来。”
对于光伏业来说,行业任何补助政策都会刺激下游的需求,所以消息一出,昨天包括光伏板块相关上市公司天威保变[36.19 1.20%]、特变电工[18.17 0.50%]等普遍小涨。
6年后或平价上网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吴达成预计,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进步,国内光伏发电成本有望在2015年-2020年期间实现平价上网,中国光伏产业将进入一个市场化发展阶段。目前全国已经建成100多个并网光伏发电项目,但仅有2个项目在2008年6月份刚刚拿到4元/度的上网电价。
中国目前光伏发电成本为1.3元/度-2.0元/度,仍远高于普通火电平均不到0.30元/度左右的发电成本。在实施20元/W的补贴政策后,中国光伏发电成本降为0.6元/度-0.9元/度,离传统火电成本更为接近了。
“如果2020年的光伏安装量扩容12倍,我国光伏应用的潜在市场还是很大的,”比如偏远乡村的农村电气化、光伏建筑并网发电和大型沙漠光伏网站,即便只做很少的一部分,容量也可达到上千G W。
大多数光伏从业人员都认同,目前制约光伏产业发展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上网电价问题没有解决。“如果光伏上网电价制度确定下来,一些观望中的企业才会真正行动起来,那时产业将迎来井喷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