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定价是新能源发展关键
虽说敦煌10MW光伏发电项目已经敲定最终的中标者,但对新能源上网定价的讨论却远未结束。1.09元/度的价格会不会成为光伏发电的标杆价?怎样确立新能源上网价格才算科学?
此次在敦煌光伏发电项目招标中,有企业报出0.69元/度的超低价格,在业内引起震动。按照该企业人士的说法,他们投标时考虑的是“期货价格”。因为该项目建成投产还有一段时间,而该企业新的生产线将在今年内建成,届时其生产成本会大幅降低。不过业内人士并不认同这一说法,认为上述企业所以报出超低价格,目标在于此次项目的标杆意义。
作为国内首次公开招标、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业内一直认为,该项目最终中标价格的确定将是今后制定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的重要参考。事实上,在此前风电上网电价确定的过程中,就曾出现以投标价格决定示范项目中标结果的情况,导致风电产业出现恶性的低价竞争,过低的示范项目上网电价成了企业的负担,反而一度阻碍了行业发展。
毫无疑问,新能源发电上网电价的确定对能源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新能源产业的起步阶段,过高的成本往往成为其规模化发展的最大阻力。以光伏发电为例,目前其初始投资成本仍高达3.5万元/千瓦,发电成本高达1.3元-1.7元/千瓦,分别是传统火电的7倍和5倍左右,成为制约光伏发电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障碍。因而在发达国家,电网往往对新能源发电进行保护价格收购。
不过,以公开招标的方式来确定新能源上网价格也并非毫无道理。国家发改委在今年3月下旬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敦煌项目的上网电价和技术方案,在这个过程中,13家投标商最终上网电价报价在0.69/度-2元/度。从这个报价结果来看,国内太阳能生产商的成本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将标杆价格定在上述报价的两端显然是不合适的。如果按照最低价来定,必然意味着全行业亏损;而如果定在最高价,又会使行业失去技术进步的动力。正如天威英利首席战略官马学禄所言,到2012年,一些特别优秀的公司将会达到1元/KWH的发电成本,但这并不代表整个行业的水平。他认为,标杆电价的制定应该考虑全行业成本的正态分布,取大多数企业的成本点,这样的定价既能够保证优势企业的回报率,又有助于刺激暂时落后企业的技术进步。
不仅如此,新能源上网价格的确定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包括电网公司利益、终端用户承受能力以及长远的电价体系等。而最终标杆电价的确定还取决于有关部门对发展新能源的态度是激进还是保守,以及相关部门的配套政策是否完善。具体来讲,如果配套政策完善,例如财政对新能源企业的技术研发支持力度够大,则不妨将标杆电价定在略微偏低的水平,采取较为激进的政策,促使新能源企业提高技术,降低成本,促进行业尽快发展,同时也能够减轻电网的负担。
目前全球新能源的发展主要还是依赖政策支持,主要包括各种补贴、研发支持、应用推广等。新能源未来的发展将主要取决于成本的降低,只有当新能源的利用成本与传统能源相比具有竞争力时,大规模的应用才能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