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新办就《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举行发布会
发布会主席台
华清(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国务院办公室今天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为了让大家对白皮书有更好的了解,我们今天特别举办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解振华副主任和中外记者见面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的问题。现在有请解振华副主任做介绍。
2008-10-29 09:55:44
解振华:
很
气候变化是全球关注的问题,应对气候变化事关人类生存、各国发展,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政府始终
今天发布的白皮书由八章组成,即气候变化与中国国情、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和目标、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提
2008-10-29 09:57:04
解振华:
――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面临巨大挑战。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现实的威胁,主要体现在农业、生态系统、水资源、沿海和生态脆弱地区等领域;
――中国坚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全面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加大力度落实《国家方案》提出的201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和增强公众意识与管理水平等目标;
2008-10-29 09:58:29
解振华:
――中国积极推进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通过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倡导节约资源能源、提
――中国在农业、森林和其它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等领域,以及海岸带及沿海地区等脆弱区,积极实施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果。大力增强了农业、林业的防灾减灾和综合生产能力;截至2007年底,全国累计初步治理水土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强化提
2008-10-29 09:59:15
解振华:
――中国重视环境与气候变化领域的教育、宣传与公众意识的提
――中国积极参加和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建设性地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有效实施;推进《公约》和《议定书》下的技术转让与合作,促进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的深入发展;
――中国政府进一步强化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了协调管理工作机制,各级政府都要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符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的措施,不断增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组织和实施能力。
白皮书表明,中国政府本着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发展
下面,开始回答大家的问题。谢谢大家。
2008-10-29 09:59:35
香港文汇报记者:
请问解主任,看到白皮书之后,想知道中国政府在未来国际气候变化谈判过程中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会提出哪些具体的倡议或者设想?今年年底、明年都会召开一些国际会议,请问中方在会议上会有什么样的考虑?提出什么样的建议?
2008-10-29 09:59:50
解振华: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气候变化的问题。在印尼召开的巴厘岛会议上,我们在形成巴厘路线图的过程当中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今年在波兹南,明年年底在哥本哈根的会议上,我们同样会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两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落实气候变化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以及巴厘路线图的所规定的任务。我们希望两次会议在推进巴厘路线图的落实方面取得进展和成功。
主要应解决几个问题:一是在公约的机制下,要谈减缓、适应、资
2008-10-29 10:00:44
解振华:
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之下,国际社会很关注减缓的问题,所以我们今天发布的白皮书也向国际社会来介绍中国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政策,特别是介绍一下我们所采取的措施,取得的一些实际效果。在减缓问题上,我们希望发达国家按照IPCC的建议,到2020年,排放总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5%-40%。同时,也希望发达国家按照公约和议定书的要求,在技术转让和资
2008-10-29 10:07:57
路透社记者:
请问此次白皮书发布的背景问题。在中国之外,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和环保界的人士都一致认为中国今天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您对此有何看法?
2008-10-29 10:12:36
解振华:
最近确实有一些国际机构和科学家提出现在中国温室气体排放超过了美国。中国政府在2004年根据公约的规定编制了《中国气候变化初始信息通报》,报告了中国1994年温室气体排放的情况。目前我们正在编制中国第二次信息通报。我们会根据中国的实际排放情况,尽快地公布目前排放的情况。中国到底排放了多少?这一点会如实的向社会作出说明。
2008-10-29 10:13:30
解振华:
据我现在掌握的情况看,我们和美国的排放总量大体上相当,是不是超过了美国,这本身并不重要,对于一个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应该历史、客观、公平、全面地来看。从历史累计排放来看,从工业革命到1950年,发达国家的排放量占全球累计排放量95%;从1950年到2000年,发达国家排放量占全球的77%;从1904年到2004年一百年间,中国累计排放占全球的8%。从人均排放来看,因为中国人口有13亿多人,美国3亿多人,如果我们的排放总量比相当的话,我们人均排放相当于美国的五分之一。从发展阶段来看,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当中,应该说,按照国际上的规律来看,这个阶段是排放量比较大的阶段。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当中,也同样走过了这样一个阶段。据我们了解,最近这15年,发达国家在已经完成工业化了,已经现代化了,发达国家在总体上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还是在1990年基础上增长了11%。中国在这一阶段温室气体增长比较快,也是一种客观的规律。
2008-10-29 10:15:47
解振华:
从经济全球化中国所处的产业链的位置来看,基本上还是处在低端。中国出口产品由发达国家进行消费、由中国买单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我们算了一下,除去进口产品大体上占中国排放总量的14.5%-24%左右。也就是说,中国的排放总量当中,大体上有20%左右是由于出口产品排放的二氧化碳。我们为别人买单的占了将近20%。即使这样,中国还是非常重视气候变化减缓工作。不管应对气候变化将来谈判的结果怎么样,中国从自身的角度来说,必须要实施可持续发展,要节能、提
2008-10-29 10:18:32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记者:
你好,刚才您谈到发达国家应该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接受量化的减排指标,中国是否接受温室气体减排的量化指标?如果不是的话原因是什么?
2008-10-29 10:21:18
解振华:
按照公约、议定书提出的要求,发达国家要率先进行温室气体的减排,这点是不言而喻的。按照公约的要求,发达国家还应落实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
2008-10-29 10:24:06
解振华:
最近两年,我们用节能灯替代白炽灯1.5亿只。我们还在国内采取了淘汰落后产能的一个措施,2007年我们又关停了小火电机组1438万千瓦,淘汰落后的炼铁产能4659万吨,炼钢的产能3747万吨,水泥的产能5200万吨。我们在发展可再生能源,调整能源结构方面,也采取了一些不措施。2007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大体上2.2亿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5亿吨二氧化碳。所以2006年和2007年我们风电新装机容量305万千瓦,年均增长148%。目前为止中国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比重8.3%,我们预计到2010年达到10%,到2020年达到15%,我们能够实现这个目标,所需要的投入是2万亿人民币。所以,中国还要在植树造林、节油节电方面采取更多的积极措施,因为时间关系就不再一一介绍。中国在要求发达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自己也在采取积极的措施,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
2008-10-29 10:31:24
新京报记者:
我想请教解主任一个不限于气候变化的问题。现在到了“十一五”中期,请问“十一五”规划当中两个约束性指标进展情况。有人担心我们到“十一五”末期时候,这两个指标完成很难,也有一个理由,比如前些年GDP增长设定是8%,但实际上每年都超过了10%,我们还是按照原来的约束性指标执行的话,似乎不太合理。请您评价一下这样的说法,有没有它的合理性?如果说完不成的话,我们中央政府是不是会考虑对官员的节能减排考核上有所调整?谢谢。
2008-10-29 10:33:04
解振华:
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节能减排两个约束性的指标,据现在统计的结果,截止到2007年,单位GDP能耗降低5.38%,二氧化硫和COD总量减排也完成了百分之三点几到四点几。所以,在今年和以后三年当中任务相当艰巨。从节能来看,每年至少要完成4.5%以上,才能完成五年的任务。环保方面,二氧化硫和COD还要完成减排总量的6%-7%的任务,任务非常的艰巨。但是从中央和国务院对这两个指标,虽然最近经济增长超过预期或者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现在还是坚定不移地按照这两个目标进行考核。今年我们已经公布了各个省和重点千家企业2007年任务完成的情况,对7个没有完成任务的省公开进行通报,而且按照节能减排考核制度要求,已经采取了措施。
在这些方面,我们下一步还要采取积极措施,比如国家已经建立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对节能技术改造,国家出台“以奖代补”的经济政策,对淘汰落后的产能,国家通过转移支付进行经济补偿。
2008-10-29 10:34:41
解振华:
对新增加的产能已经按照节能法的要求,要开始进行新建项目的节能评估审查,对建筑节能已经公布了建筑节能的新标准,新建筑要比老建筑节能达到50%,国家还拿出一些钱,帮助现有的建筑进行建筑节能的改造。
在交通节能方面,最近大家都知道国务院已经发了“节油节电通知”,在这些方面已经作出激励性的政策,比如发展公共交通和大排量汽车加税,小排量汽车减税或者免税的积极经济政策,用市场的办法鼓励全社会进行节能。最后,为了应对
2008-10-29 10:39:32
瑞士新
第一,有人认为最好节能减排方式就是提
2008-10-29 10:41:00
解振华:
这两个问题实际是一个问题,最近我们在讲要调整资源的价格,让它有利于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因为中国情况比较复杂,按照市场的办法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非常有利。煤、油、粮食价格有些倒挂的情况,根据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会适时地做出一些调整。但作出调整的同时,我们也会考虑到受影响最大的弱势群体生活问题,这一点用市场办法、用价格杠杆推动节能减排确实是一个应该积极考虑的手段。中国过去在这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2008-10-29 10:42:42
美联社记者:
刚才您提到了发达国家促进技术转让领域的问题,您能不能举出具体的例子发展中国家可以接受什么样的技术转让?第二,您有没有具体的数字提供给我们,就是说发达国家把GDP中多少百分比拿出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克服长期以来由历史造成的气候变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影响。
2008-10-29 10:44:01
解振华:
技术转让、技术创新是应对气候变化非常关键的措施,它是一个基础。发展中国家现在正在进行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当中,如果采用了现在发达国家已经有的节能环保技术,就实现了节能和减排。如果还用落后的传统技术,无疑就是一种浪费。所以,技术转让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发展可再生能源,这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但是现在中国在大力发展风能的同时,其中缺少两项关键的技术,一是变频器、一是轴承,这就增加了发展风能的成本,如果这两个技术能够转让给中国的话,那么会大大地降低成本,风能的发展会更快。
2008-10-29 10:44:43
解振华:
现在国际社会谈判当中涉及到比较多的行业方法问题,当然有争论。中国主张通过行业方法是实现各国减排的很重要的措施。我们可以把重点
2008-10-29 10:46:59
彭博新闻社的记者:
中国出口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大约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20%左右,目前国际和
2008-10-29 10:50:53
解振华:
关于中国在国际贸易当中,由于我们产业链处于低端,出口造成的转移排放,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14.5%到24%,大体上是这么一个水平。中国在这次
2008-10-29 10:52:33
香港大公报记者:
2008-10-29 10:53:58
解振华:
应该说
2008-10-29 10:55:26
解振华:
最后的结果如何,我们可能到明年5、6月份再看,但是我们正好抓住这个机会扩大内需,在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用于节能减排投入,扩大内需,正好也是调整我们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一次好的机会。总体上说,我们希望经济比较顺利增长。只有增加经济实力,才能解决节能、环保的问题,才能有实力和技术。我们还是希望在可持续发展当中,把应对气候变化、环保的问题,通过发展来解决。
2008-10-29 10:56:46
荷兰国际新闻电视台记者:
我想就刚才那位同事关于
2008-10-29 11:00:22
解振华:
我们的主持人非常照顾境外的媒体,基本上都是请境外的媒体提出一些问题。你刚才提的问题,实际上国际社会也很关注这一点,我刚刚到波兰华沙参加了40多个国家部长出席的磋商会,其中包括了所有发达国家,也有主要的发展中国家,这次会议上大家专门就如何处理应对
2008-10-29 11:03:22
华清:
今天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
2008-10-29 1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