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国宝在五国能源部长会开幕式上的主旨发言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
在五国能源部长会开幕式上的主旨发言
(
尊敬的甘利明大臣、辛格大使、李允锆长官、鲍德曼部长,
女士们、先生们:
中印日美韩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消费国和石油进口国,对原油的安全供应和价格有着共同的关切。2006年12月,不断上涨的国际石油价格促使我们相聚北京,探讨保障能源安全和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并发表了“中印日美韩五国能源部长联合声明”。一年半后的今天,我们再次聚首,探讨的主题仍然是能源安全及相关问题,只是我们的心情更加沉重。从第一次五国能源部长会到现在,只是一年半的短短时间,但国际石油价格却由2006年底的60多美元/桶上涨到今天超过130美元,整整翻了一倍!
谈到油价上涨,不可避免地要谈到促使油价上涨的原因。在今年4月于罗马召开的第十一届国际能源论坛(IEF)上,与会代表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代表强调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和炼油能力的不足,也有人认为是世界石油供需不平衡所引起,还有代表则强调金融市场动荡、美元贬值、地缘政治、市场投机等是石油价格上涨过快的主要因素。还有人认为是中国、印度等新兴工业化国家能源消费增加所致。在本次会议事务级磋商中也并未就此达成共同看法。
借此机会,我也想就石油市场及油价问题谈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际石油市场的两大特点越来越明显。一是石油市场的全球化。航运与通信的发达使得石油运输和交易变得更加容易,石油演变成一个全球性公共物品,石油安全也不再是任何单一国家的任务。一个国家无论多么强大,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地脱离国际市场来保障自己的能源安全。二是石油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关系空前紧密。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石油已经从一个关乎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演变成为一个在全球化市场里与金融市场联系紧密、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贸易量最大的商品。石油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商品,不再是简单地按照买卖双方的合同来付款取货,大量的石油交易是通过金融市场来完成的。在金融市场上,许多油商买石油并不是为了使用,而只是为了卖油来赚钱。因此,当今的石油价格已经远远不是传统意义上以边际成本来确定的、真正的石油价格了,而是一个受诸多因素影响的金融学概念。
常常有人将油价上涨归咎于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的石油消费增加。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也可能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让我们回顾一下近年来世界石油消费增长的情况。根据BP统计,自2003年至2006年,世界石油消费总量分别比上一年增加1.9%、3.8%、1.2%和0.7%,与历史相比,这一增长率完全在正常范围(上世纪六十年代世界石油消费年增长率通常在7%以上);其次,从全球供需来看,基本处于平衡,除局部自然灾害和局部战争等原因造成的短期影响外,并没有出现石油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仅仅从石油供需的角度很难解释石油价格如何从1998年最低9美元/桶上升到目前的水平。但如果将石油价格放到以上我所谈到的大背景下,就不难理解石油价格为什么近年来节节攀升的原因所在了。因为,当石油作为一种商品用来投资和投机时,任何相关的因素如消费增加、汇率变化、地缘政治、政治动荡、自然灾害等等都可能成为投机和炒作的理由。
我们无需指责谁应该为油价上涨负责,而是想说明:在目前复杂的国际环境和金融环境下,能源安全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艰巨!而面对挑战,面对如此飞涨的油价,面对高油价给世界经济和社会带来的沉重负担,作为亚太地区主要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的能源部长,我们又能作些什么?
第一次五国能源部长会期间,我们曾围绕能源安全、石油储备、能源多元化、替代能源、投资环境、提高能效、国际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次会议上,我提议各位部长阁下继续围绕这些议题进行深入讨论的同时,也可就如何理解石油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关系,如何打击石油市场中的过度投机行为等问题展开交流,以应对目前面临的严峻挑战。
各位部长阁下,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美国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在世界石油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衷心希望大家能够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正视石油市场存在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从本国的立场出发,对石油市场明显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这样只会使任何研究能源问题的国际会议变成空谈。五国能源部长会议是我们坦诚深入地交换意见,加深了解,扩大共识的场所,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不断提升我们五国之间的能源合作水平,为促进国际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
最后,感谢日本经产省为本次会议所作的周到安排。
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