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能源白皮书》对外公布
本报讯昨天,由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的《上海能源白皮书》对外公布,到2010年,上海将实现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大约20%的节能目标,初步形成多样、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和消费体系。
能源基本依靠外省调入
上海所需能源资源基本依靠外省市调入或国外进口,能源资源供应是制约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同时,能源消费也给大气环境、交通运输带来压力。为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成功举办2010年世博会提供良好的能源保障。经市政府批准,市发改委组织市经委、科委、建设交通委等近20个部门和单位,在深入分析上海能源发展情况、充分吸收国内外专家咨询和有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白皮书》,《白皮书》全文发布在市发展改革委网站(http//www.shdrc.gov.cn),其中英文版本也于近期公开出版发行。
上海能源面临四大挑战
记者获悉,“十五”期间,上海能源发展取得明显进展,先后建成了外高桥电厂二期工程等重大能源项目,顺利接收了西气东输和三峡水电,能源供应能力和消费水平快速提高。按本市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用电负荷近1千瓦,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从2000年的65%下降到53%,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建设实质性起步。但能源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十一五”期间,国际能源形势总体上比较复杂,能源价格波动的局面仍将持续。我国能源供应将面临着资源、环境、运输和安全生产等多重制约。上海能源发展在“十一五”期间将主要面临四大挑战:能源资源缺乏;土地和岸线资源的不足;地理条件的制约;环境容量的限制。
清洁能源成攻坚任务
据悉,《白皮书》以节能降耗和能源安全保障为主线,重点阐述了到2010年的能源发展目标、行动计划和政策措施。全文共分四篇二十二章。第一篇“能源战略”明确提出上海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方针。第二、三、四篇分别从“能源节约”、“能源开发”和“能源管理”三个方面,阐述上海能源政策、具体目标和行动计划。
从能源战略来看,上海到2010年初步形成多样、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和消费体系,为全面实施上海“十一五”规划提供良好保障,并为“十二五”发展做好充分衔接。届时,包括上海电力、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规划布局都将全面出台启动。
能源节约方面,上海将坚定不移地贯彻将节约放在突出地位的方针。确保实现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0%左右的节能目标。
能源开发方面,清洁能源将是首要攻坚任务,重点推进外高桥电厂三期、进口液化天然气(LNG)一期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提高电力、天然气的供应能力;同时,建成浦东航空油料基地,提高成品油加工能力和油品质量;要加大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力度,2010年风电规模达到20-30万千瓦,光伏发电达到7-10兆瓦,在国内率先实现氢能和氢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建设崇明和世博园区两个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