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模拟光合作用的电池 可直接融入建筑设计之中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资料图片)
具有超强可塑性、多彩性与透光性等优点,可直接融入建筑设计之中
东莞时间网讯继多晶硅及薄膜太阳能电池之后,第三代太阳能电池产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带给人更多想象:制造成本仅有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四分之一,在弱光下发电效果可观,能方便应用在建筑物和3C产品,甚至能制成可发电的光伏衣。
第三代光伏材料热门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全称为“染料敏化纳米薄膜太阳能电池”,是模拟自然界中的光合作用原理,采用吸附染料的纳米多孔二氧化钛半导体膜作为光阳极,并选用适当的氧化-还原电解质,用镀铂的导电玻璃作为光阴极,这样一个简单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就做好了。这种电池的优势在于,即使微弱的太阳光照到电池上,它都能源源不断地发电。
目前,国内外主流的太阳能电池主要是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紧随其后的则是薄膜太阳能电池。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则是近几年研究热门,并且逐步走向实用化的一种太阳能技术。
据悉,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于1991年由瑞士科学家实现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之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也进入该研发领域。2011年,瑞士联邦科研人员宣布制成了光电效率为12.3%的电池,这打破了染料电池光电效率的最高纪录,2014年再次刷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效率,最终达到13%。
我国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始于1994年,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发起。目前,该课题已被列为国家“863”、“973”计划重大科研项目。
制作成本低廉
与传统太阳能电池相比,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制作工艺简单、不需昂贵的设备和高洁净度的厂房设施,制作成本廉价,易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目前,硅电池由于其苛刻的生产工艺,使得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为20-40元/峰瓦,因而只能作为一种必要的紧急用电的补充,不可能成为一种主要的发电手段和能源供应形式,更无法在广大的农村以及城市居民中推广应用。
而染料敏化电池生产成本仅为5-10元/峰瓦,是普通硅太阳能电池的四分之一,因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非常适合批量生产。
虽然整体发电效率不敌主流的单晶与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但在微弱阳光的条件下,发电效率并不差。
“任何地方都能发电”
除成本优势外,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备受看好的是其超强的可塑性、多彩性与透光性等优点,可直接融入建筑设计之中,在节能发电的同时,还可为建筑物增加更多创意。这样的特性,加上不必架设高压输电线路、建站周期短、规模可大可小等优点,使得日本有科学家号称:染料敏化电池在任何地方都能发电。
在实际应用上,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透光特性,非常适合用于办公大楼中的窗材,可同步实现发电、绝热及遮阳等功能。
除了应用于建筑用途之外,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也是电子产品辅助供电来源的另一种选择,例如可直接内建在手机、手表等用电量较小的产品上,或外接的摺叠式充电器。
更为神奇的用途则是结合纺织品,在衣物上涂布这种染料敏化太阳能材料,来进行随身发电,科学界也预期未来在行动供电的应用上将有很大的市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