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固定广告
NEX 2025

锂电池与镍氢电池 未来谁执牛耳

2010-09-09
新闻来源: 全联新能源商会
查看次数:1751

94日,科力远[17.13 -0.70%](600478)(600478.SH)发布公告称,公司定向增发3200万股股票的申请获批,将募集资金4亿元投向车载镍氢动力电池能量包项目。

科力远镍氢电池项目获批的同时,围绕近期相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市场各方就锂电池和镍氢电池,究竟何者是新能源汽车动力方向发生激烈争执,而锂电池概念股亦因此演绎了一出波澜壮阔的上涨行情。

“有锂走遍天下”的背后,中炬高新[8.71 1.75%](600872)(600872.SH)、科力远等为数不多的镍氢动力电池公司,显得有些落寞凄清。

“镍氢电池是现实选择,锂电池是发展方向。”安信证券研究员刘军直言,锂电池产业化尚待时日,而在未来35年的过渡期内,新能源动力还将以镍氢电池为主。

锂电缺陷待解

最近一个时期,锂电池概念股上涨“气势如虹”。但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锂电池的核心组成材料――正极材料,国内上市企业涉猎甚少。记者了解到,国内虽有杉杉股份[20.46 1.04%](600884)(600884.SH)、当升科技[57.80 0.52%](300073)(300037.SZ)等企业生产部分正极材料,但主要集中在成本较高、安全性差的钴酸锂正极材料领域,对于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则鲜有涉猎。

此外,以目前的技术而言,锂电还受到安全性不稳定、价格较高,且公路充电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制约,加之核心技术环节的缺失,国内企业多局限于单体锂电池等低端产能,在新能源汽车需要的大功率锂电池组等高端产能领域布局很少,锂动力电池规模化生产尚是“空中楼阁”。

相比之下,镍氢电池则因价格较低、电流大、安全性好等特点被市场应用。资料显示,目前全球镍氢混合动力汽车达200万辆,而锂电汽车产量极少,更多的是示范作用。

“虽然大家都看好锂电,但核心技术缺失,安全性风险等隐忧的存在,决定了锂电只有在实现技术突破之后才有大发展,短期内还不可能成为新能源动力主流。”全国乘用联副秘书长崔东树直言。

对于锂电池与镍氢电池何者为主导,各方意见不一。2009625日,工信部对外公布《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将“使用铅酸蓄电池的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动乘用车及纯电动商用车,以及使用金属氢化物镍动力的混合动力乘用车”列为成熟期产品,而使用锂电池的多个品种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则尚处于起步期和发展期,没有列入成熟期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