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固定广告

光伏发电产业的现状与前景

2014-04-18
新闻来源: 全联新能源商会
查看次数:1983

随着使用清洁绿色电力等治霾措施的大力推广,光伏等清洁电力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犹如今天“绿色无污染”的蔬菜受到大众追捧,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人会优先购买拥有“绿色清洁电力生产”标签的产品。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其任内首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2014年能源消耗强度要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都要减少2%。要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鼓励发展风能、太阳能。央行确定今年信贷政策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强响应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这两则信息可以说大大提振了光伏产业人的信心,也为将来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指引了方向。

起起伏伏回归正轨

我国的光伏产业历经沉浮,2007年起我国成为光伏电池产品第一制造大国,但因技术和应用市场“两头在外”,受制于人。果不其然,随后美国和欧盟先后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产于我国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产品征收高额税率,我国的光伏产业受到重大打击,大批中小型企业破产倒闭或者转型,甚至连昔日的龙头企业无锡尚德也应声倒下。当然,国家对于光伏这个涉及几百万人就业的行业不会坐视不管,在产业整合、优胜劣汰的同时,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及时开启了国内应用端市场,将光伏产业又重新拉回了正常的发展轨道。

去年8月底,国家发改委颁布《国家发改委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正式确定了光伏地面电站及分布式电站的补贴电价,并决定自925日起提高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全国分为三大资源区,标杆阶梯电价分别为0.90.951/度,分布式项目按全电量补贴,标准为0.42/度,补贴期限均为20年。这一政策的出台,被誉为开启我国光伏产业应用端大门的钥匙,多年前,我国的风力发电正是因为标杆电价的出台,风电装机迅速成为世界第一,也如诸多业内专家所预期的一样,希望光伏发电在这个政策的基础之上,能够为我国清洁电力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据有关研究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新增装机约为10GW,截至2013年底,国内累计光伏装机达16.5GW,其中分布式光伏项目为5.7GW,光伏电站约10.8GW2013年,就新增光伏装机而言,中国、日本和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市场。

今年年初,在全国能源工作会上,国家能源局敲定2014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14GW,分配比例是:分布式占比60%,为8GW左右,地面电站6GW左右。也就是说,在2014年,国内光伏发电市场将以40%左右的规模持续增长。

国家为了防止光伏发电的无序发展,同时也规定了各省(区、市)2014年新增享受国家补贴资金的光伏发电项目备案总规模原则上不得超过下达的规模指标,超出规模指标的项目不纳入国家补贴资金支持范围。个人在住宅区域内建设的小型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受到地区规模指标限制时,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可向国家能源局申请增加相应规模指标。

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地方政府也给予了光伏发电比较优惠的政策。例如,浙江嘉兴秀洲新区建设中200MW光电建筑就得到了浙江省财政部门的支持,该项目在国家光伏电价补贴的基础上,还可以获得省财政部门每度电0.3元的补贴。

居安思危寻大发展

在有相当规模市场保障的前提下,我国的光伏产业,从原材料生产到应用端,已经走上稳步发展的康庄大道,但是,居安思危,针对当前的产业形势,笔者有几点不成熟的建议,希望为我国的光伏产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牢固树立“平价上网”的发展目标。光伏电力的最终目标就是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与传统电力进行竞争,依靠补贴而生存的行业是缺乏竞争力的,希望晶硅光伏和薄膜光伏的生产企业携起手来,在产品研发上推陈出新,不断提高电池转化效率,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降低成本,增强光伏发电的竞争力。

加强监管,严把质量关。对于目前已经建成和在建的光伏电站,加强监管,严防不合格的工程,损害光伏产业形象。在此前金太阳示范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就出现过以次充好,骗取补贴的恶劣现象,希望政府的大力监管和企业的自律自强,为光伏行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规范各种类型光伏项目的审批程序。在当前国家进一步加大反腐工作的背景下,斩断跑“路条”中的一些非法利益链条,规范光伏发电项目审批程序,让所有的企业能够公平竞争。

重点培育一批技术、资金上有优势的光伏核心企业。光伏产业需要百花争艳,同时也需要优胜劣汰,大浪淘沙,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培育自己的核心企业。光伏产业同样需要明星企业,作为我国光伏产业的代表参与全球的市场竞争。

扩展光伏电站建设融资渠道。在金融业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充分借助这两项工具,为光伏发电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招商新能源集团旗下的港股上市公司——联合光伏,就决定以网络众筹的融资方式在深圳前海新区开发太阳能电站项目,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尝试,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总之,当前我国治理雾霾的压力越来越严峻,利用清洁电力取代传统燃煤电力是大势所趋,但步伐应该进一步加快,应采取多渠道的措施尽快扩大清洁电力的比重。建议电网系统根据电力构成区分为清洁电力和传统电力,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对于全部或大部分使用清洁电力的企业,应该予以宣传和嘉奖,对于高耗能企业,则建议设定其使用电力总量中清洁电力比例的下限。

随着使用清洁绿色电力等治霾措施的大力推广,空气污染的情况逐渐改善,清洁电力与传统电力的区别就越加明显,更容易在全社会形成使用清洁电力的氛围,届时风能、光伏等清洁电力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犹如今天“绿色无污染”的蔬菜受到大众追捧,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人会优先购买拥有“绿色清洁电力生产”标签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