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股诱人前景下的思考
近期,随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优惠政策,新能源板块再次成为了证券市场上的投资热点。那么,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可再生能源真的能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能源吗?新能源真的能引领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到来吗?
带动全球经济新一轮增长重任
在人类社会三次产业技术革命中,都是新技术起了重要作用,那么新能源能否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担当引领第四次产业技术革命、带动全球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的重任呢?
平安证券也认为,每一次危机之后往往总有一个新的力量带动经济重新启动,现在值得关注的领域就包括新能源及其相关产业等。
从全球范围来看,新能源目前仍然是产业资本青睐的主要目标之一,包括中国。
某位PE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表示,投资新能源有两个数据不可错过,其中一个数据是2002年到 2007年,全球通过新能源或者与新能源相关产业新创造出来的价值,大概有5000亿美元,而相关并购涉及1000多亿美元。这对产业投资者来讲是非常大的诱惑,特别是在2000年和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后,大家都在寻找下一个投资热点。
而另外一个数据是,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大概有10个行业分类,在过去50年时间里,能源行业的净收益率是在10个产业里最高的,平均年回报率将近13%。 这位人士认为,新能源投资仍然将成为今后五年的重点。
从目前新能源在全球的资源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来看,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已经成为发展重点。其中,风电技术已基本成熟,开发成本接近常规能源,未来可能继续保持年均增长28%的发展速度。太阳能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光伏发电和热利用,太阳能热利用的发展方向是太阳能一体化建筑,未来的重点是在提高太阳能供热可靠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向供暖和制冷方向发展。
据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等的报告,创业投资者近三年对新能源公司的投资增长幅度超过30%,超过所有行业的投资增长幅度,在新兴产业风向标的纳斯达克市场,新能源指数近两年一直位居第一。
各国政府大力扶持
的确,作为主题投资机会,新能源已经是今年重要的投资主线之一。今年政府支持政策不断出台,比如1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3月底,太阳能行业扶持政策推出。中投证券认为,从长期看,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必须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提高清洁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因此未来政府会相继出台新能源其他领域的相关扶持政策。在市场趋暖背景下,对政策的憧憬使得新能源板块不断受到市场的认可和资金的追逐。
券商的研究员们不但注意到中国政府对新能源的重视,而且关注到其他国家对新能源行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为了摆脱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世界各国都在寻求出路,新能源似乎成为重要抓手之一,美国、日本、欧洲都陆续推出相关政策措施。
长江证券认为,在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的今天,在流动性注入和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方案成为各国政府共同选择的时候,新能源的概念将被赋予新的使命和意义。新能源将不只是传统能源的环保节能的替代品,而是政府进行投资从而拉动更大规模社会企业投资的绝好标的之一。
兴业证券研究员也表示,新能源经济浪潮正在酝酿发展,全球各国将在美国引领下纷纷加入到发展新能源的行列,现在仅仅是开始,仍可期待更多国家加入到此行列或出台更强有力的发展政策。
高成本问题难以回避
谈到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成本,成本高是影响新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太阳能为例,10年前,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在每度电10元以上,距离大规模商业化使用还相当遥远,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提高,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已经降低到每度电2元左右了。今年3月20日敦煌10MW(1万千瓦)并网光伏项目招标时,一家企业报出了0.69元/度的超低价格,让我们也看到了未来太阳能发电成本下降之趋势。另外,国家今年将对太阳能光电建筑给予财政补助,补助的标准为20元/瓦。在成本降低与政策补贴的情况下,太阳能发电行业必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和太阳能发电相比,风电发电成本更加接近火电,目前风电的发电成本为每度电0.4元-0.6元,考虑到目前风电设备制造商的毛利较高,风电技术还有提高空间,风电的成本还有望进一步降低。有专家预测,未来10年里,风电成本降到0.3元完全有希望做到。但目前风电利用的关键还是许多风场在西部偏远地区,输送成本较高。
因此,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能否得到大规模运用,成本是其中的关键。从成本角度出发,PE人士认为,目前新能源产业链的上游具备非常好的投资机会。以风电为例,目前风电设备制造商包括上市公司金风科技、东汽等,还有尚未上市的华锐风电等。目前VC投资人已把目光瞄准了风电设备的部件上,风电设备部件包括电机组、风轮叶片、塔架、增速齿轮箱、变频器等,等风电设备制造发展到一定规模,这些部件的专业制造商都有上市机会,这些类型的公司都是产业资本关注的投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