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初定
【《财经网》专稿/记者 梁冬梅】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国务院首次明确提出将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对电动汽车在国内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尽管以前也提过电动汽车,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正式通过决议还是第一次”,中信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李春波告诉《财经》记者。
长期以来,关于电动汽车的定义,汽车业内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电动汽车即以电力作为主要驱动力的汽车,也称纯电动汽车;另一种观点认为,凡是有电力参与驱动的汽车,就是电动汽车,其中应该包括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和纯电动汽车。
李春波认为,所有的汽车都应该算是混合动力车,传统的汽油车和纯电动车,只不过是混合动力的两种极端情况。在他看来,规划所说的电动汽车,就是指纯电动汽车。
对于这种说法,新华信汽车产业研究服务研究经理回玉梅也表示赞同:汽车产业振兴规划释放了一个显著的信号,首次明确了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向,将会对电动汽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此前,科技部曾提出“十城千辆”新能源示范工程,计划三年内,在全国十个以上有条件的大城市,进行1000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这一新能源示范工程,包括了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和纯电动车。
长安汽车集团发展规划部部长蔡勇告诉《财经》记者,尽管参与“十城千辆”示范推广可获得国家资金支持,但与长安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项目上超过2亿的投入资金相比,国家目前的支持力度并不算大。“国家投入只有几百万,很少”,他说。
但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尤其是电动汽车发展,只是行业战略,目前还没有纳入国家战略,因此只能算是专项支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永伟向《财经》记者解释,如果能将电动汽车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投入的资金、政策的支持力度都会很不相同,这对提升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张永伟表示,中国在传统汽车领域,不具备全球领先的技术,但是在新能源领域,却有着巨大的机会。在他看来,新能源汽车领域,日本厂商主攻的是混合动力,美国厂商主攻的是燃料电池,而欧洲厂商主攻的则是柴油。
张永伟认为,尽管电动汽车在解决电池的安全性、便捷性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中国可以利用其在锂电池技术的领先地位,有所作为。
目前,国内生产手机电池起家的比亚迪公司,已经计划在2010年量产纯电动汽车,2011年在欧美市场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