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价波动将成为常态
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从
成品油做为一种商品,其价格的变动应该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如果人为地将其过分地扭曲必将对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虽然相关部门表示,未来国内油价将是有控制地间接与国际接轨,但是在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之下,国内油价对国际市场价格必将更加敏感,未来调价的频率和幅度将大大高于从前。同时,新能源、替代能源的出现和推广,也减轻了人们对石油的依赖程度。所以,预计国际油价将在相对低位徘徊较长的时间,这对于石油短缺的中国无疑是个好消息。不过从长期来看,石油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其价格仍会出现反复,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也会对油价产生深刻的影响,国际油价的波动甚至大幅波动将不可避免,国内油价波动也将成为常态,所以市场应该对此有个心理准备,消费者也需要有个适应过程。
成品油价格下调,将使炼油企业的毛利收窄,这对中国石油(10.58,-0.34,-3.11%,吧)和中国石化(7.38,-0.30,-3.91%,吧)等大型炼油企业构成了一定负面影响,短期利空已定。但是由于此前费改税时已经明确,国内汽、柴油出厂价格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收和合理利润确定,这将会保证两家公司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不过,在本次调价政策中,零售价的调降幅度高于出厂价,因此石油零售企业的利润空间会被进一步压缩。虽然油价下调后刺激起来的销量增加将会或多或少地缓冲负面影响,但考虑到费改税方案中提到的将流通环节差价中允许上浮8%的部分缩小为4%左右等因素,泰山石油(4.88,-0.17,-3.37%,吧)、海越股份(5.12,-0.38,-6.91%,吧)等油品经销企业的经营压力将有所增加。除上述两个行业之外,油价的下调对众多的下游行业均构成利好:化工、化纤行业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岳阳兴长、仪征化纤等将直接受益;油价高企造成的航空、航运、公路运输等行业的盈利能力将得到改善,亏损额将有所减少;做为用油大户的汽车行业,由于受油价下调、费改税等多重政策利好的影响,受益较为明显。而政府及时下调油价,也有通过汽车行业的回暖拉动相关产业链需求的用意;最后,下调油价还可以适当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轻农民负担,对控制食品等消费品价格也较为有利。
总之,在成品油成品油价税费改革的背景下,此次价格下调不仅有利于理顺国内成品油及其下游产品的价格,使之向合理范围内回归,同时也有利于保增长、扩大内需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