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汽福田引领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向产业化
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落下帷幕,但奥运会给中国人带来的改变却刚刚开始。奥运期间北京空气质量的好转让人们再一次把目光集中到了绿色、环保、新能源,尤其是机动车的环保新能源上来。
同时,全球范围内的能源紧张,车辆使用成本的不断升
首开新能源客车产业化进程
广州巴士公司的实际运营数据显示,这批客车累计行驶里程120余万公里,单车最长行驶里程约
不久前,福田汽车又接到广州200多辆混合动力客车的订单,全国各地也有很多公司表达了购买意向。北京公交801线路上,福田混合动力客车也在进行为期一年的示范运行。
福田市场营销方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选择在广州进行推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州的公交行业与北京等其他城市不一样,是承包给私营公司运营,各公司之间竞争十分激烈,对车的油耗等使用成本以及车的可靠性都非常在意。
根据在广州实际运行结果,在现行油价下,一辆福田混合动力
广州巴士公司董事长张伟雄说:“我们最关注的是经济效益回报,关注产品的市场、性价比和能耗情况。从现在使用的液化石油气、电能和混合动力能源的对比情况看,混合动力的经济优势更明显,节能减排的效果更好。”
创造新能源汽车“福田速度”
与国际乃至国内很多厂家相比,福田新能源汽车的起步并不早,但见效很快,从2005年建设节能减排重点实验室开始,到现在只有3年多的时间,已经创造了新能源汽车的“福田速度”。为什么会取得如此效果,这从福田汽车十几年的发展道路上可以看出一、二。
从1996年到2006年福田汽车的发展可以分为2个阶段。1996年到2000年为第一阶段,福田的产品只有轻型卡车一个品种,但福田将轻卡做到了全国第一,目前年产销轻卡30多万辆,在全球也是第一位;2000年到2006年为第二阶段,福田开始全系列商用车经营,目前产销已经突破100万辆,成为中国商用车第一品牌,在国际上也仅落后于奔驰,名列第二位。
进入汽车行业的10余年,福田发展主要靠企业自我积累和市场融资,因此,在福田自主创新中显示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就是强烈的市场导向,谋求以最少的成本,整合最大的资源,获得最多的成果,实现用户的最大满意。
2005年,正是福田经营最困难的时期,但福田还是毅然拿出6亿元兴建了国际先进水平的节能减排重点实验室。对福田来说,这不是烧钱的机器,而是生财的聚宝盆。
2007年8月实验室建成后,福田产品的燃油经济性产生了质的飞跃,重型卡车的油耗降低了10%以上,使得福田的产品使用成本大幅下降,竞争力提升。同时,实验室使福田能够真正实现自我开发,独立实现欧3、欧4的排放标定,并为更低的排放提供通道,进而满足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排放标准,对于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又是一个飞跃。
福田汽车党委副书记
总结福田新能源汽车开发的过程,
构建“绿色福田体系”
正是有了这种意识和认识,福田汽车推进节能减排,不仅体现在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方面,而是在企业的各个环节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2002年福田引进了“丰田生产方式”,并在2004年将其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福田生产方式”,提
除此之外,福田还积极推进信息化和订单管理,投资数千万元从德国购进先进尾气处理设施,并在新建厂区实现了污水零排放和中水回收再利用,每年可节约自来水5万多吨。
同时,福田汽车的节能减排不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延伸到了产业链的上下游,起到了良好的社会示范效应。福田汽车曾在国内首创了“链合创新”模式。其核心内容为以集成创新为基础,打破单一企业封闭,通过产业链企业间的合作使上下游资源得到整合,形成共同创新的机制。在节能减排过程中,福田也发挥了“链合创新”的作用。
福田汽车所有的供应商都有一份除了采购合同外的特殊合同,称之为“绿色合同”,要求供应商要在规定时间内达到公司的节能减排标准,否则就不予考虑。通过绿色采购带动了上下游企业共同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在福田的厂区内的电梯口、空调开关、打印机、电灯开关、停车场等地方,随处可以看到诸如“节约电能,步行有利健康”“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