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固定广告
NEX 2025

应由政府主导新能源开发

2008-07-28
新闻来源: 全联新能源商会
查看次数:1762

两三年前,笔者谈到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的时候,应者寥寥,但到了这个夏天,已经变成中国投资界的流行词。实际上,这个领域的市场状况已经非常火热,有时候甚至火热得令人有点担心:其中多少是作秀圈钱,多少真能产生效益?

  清洁技术实质上不只是一个孤立的产业,它是一种商业思维,用新概念来做所有的产业。从大的方面来说,太阳能、风能、水、垃圾处理,虽然行业形态、商业模式相差很大,但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

  能源清洁技术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还是比较低的,太阳能基本上是靠发达国家从税收补贴的角度来推动。风能行业目前看起来最接近商业化,但因为发电,跟政府比较相关,也是一个非市场化的产业。至于废水、废弃和垃圾处理等技术,这些都是成本中心,某种意义上也是需要各级政府推动才能见效。从投资这类产业的资本角度看,最大的风险因素应该在政策能否持续.因此,政府及时选择立场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决定这些行业盛衰的关键。

  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新能源跟传统能源在成本上是没法比的。一开始没有政策导引的话,这个行业是没有办法生存的。所以,判断这个行业的前途,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要看政策的走向。虽然现在新能源的成本比较高,但我们不能这么短视,不能放弃开发和实验,否则,在新能源领域落后太多,对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命运都会是灾难性的,比起今天受制于石油价格高企还严重。

  也要理性看到,政府对这个领域各个行业长期提供补贴是比较难的,尤其是大规模的补贴。让政府换一个模式,换一种方式来支持,比如说税务优惠,才是比较合理、比较容易做的。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也好,各级企业也好,要舍得做大规模投入,比如像环保、监测设备、处理、脱硫这些领域的基础工作不能不做。

  这里还想提醒一个重要事项,就是所谓的政府态度,并非只是一味出钱。政府在能源清洁技术方面最能够起到作用的环节,不仅仅是补贴,实际上有比补贴更大的空间,那就是产业政策。比如说节能领域,很多方式都根本不需要政府补贴。在清洁技术领域里,补贴是利润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甚至三分之一都占不到。

  其实,大量的高新技术领域跟IT一样,自身都有盈利的能力,只需要有政策合理导引,设定运营规则,界定节能减排目标,这样企业就会根据这个模式去做。政府在这个领域的作用,政策重于补贴。而制定政策时,视野要广阔,要有前瞻性,需要集取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