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固定广告
NEX 2025

专家建议设立非水可再生能源国家重大专项

2008-05-26
新闻来源: 全联新能源商会
查看次数:1753

新华网北京5月24日电(记者孙晓胜)中国科学院院士严陆光24日在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上表示,2050年中国将有约15%、每年9亿吨标煤的一次能源缺口,约30%、7亿千瓦的发电能力缺口依靠发展非水可再生能源填补。他建议,中国应设立非水可再生能源国家重大专项,以促进其稳定、快速发展。

    严陆光认为,近几年,中国在风能、生物质能与太阳能发展上得到了可喜的进展,但离2050年的能源需求相距甚远。这些可再生能源的增长速率对能源结构调整的影响也非同寻常。

    严陆光表示,太阳能是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它的利用方式包括热利用与太阳能建筑的规模推广,制氢的多途径探索研究,以及太阳能发电的研发、示范、产业化与大规模应用。太阳能发电,包括光伏发电与热发电,应该是设立重大专项的重点。我国需要大力加强新型光伏电池材料的探索与研发,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尽快实现大批量光伏硅材料国产化,开拓应用,形成大规模产业。

    他说,“2020年建成十万千瓦级太阳能示范电站,2030年建成百万千瓦级示范电站,才能填补中国与时俱增的能源缺口。”

    生物质能源是重要可再生能源,根据对现有资源及能源作物资源的潜力分析和估算,到2050年,生物质能源每年可达15亿吨标煤。严陆光表示,充分高效用好传统生物质能,包括沼气、发电、制造颗料燃料和液体燃料等仍是近期主要任务。根据中国的情况,建立稳定的生物质能的产业基地,大力进行能源植物遴选、改良,提高生物质能转化的效率和科技水平,为大规模发展创造条件。

    至于风力发电,严陆光认为,目前已开始进入规模发展阶段,预计2050年将达到数亿千瓦规模。为此,要抓紧解决大容量新型风电机组研制与国产化,资源详查,近海风电场前期研究与有效进入电网的调度、储存、调节与控制问题。